醫術名流列傳 唐.譚簡: |
按《因話錄》相國崔公慎,由廉察浙西,左目眥生贅如息肉,欲蔽瞳人,視物極礙,諸醫方無驗。 一日,淮南判官楊員外牧,自吳中越職,饌召於中堂,因話揚州有穆中善醫眼,來請遺書崔相國鉉,令致之。 崔公許諾,後數日得書云:穆生性粗疏,恐不可信。 有譚簡者,用心精審,勝穆遠甚,遂致以來。 既見,白崔公曰:此立可去,但能安神不撓,獨斷於中,則必效矣。 崔公曰:如約,雖妻子必不使知。 譚簡又曰:須用九日晴明亭午於靜處療之,若其日果能遂,心更無憂矣。 是時月初也,至六七日間,忽陰雨甚,譚生極有憂色。 至八日,大開霽。 問崔公飲酒多少,崔公曰:量雖至小,亦可引滿。 譚生大喜。 初公將決意用譚之醫,惟語大將中善醫者沈師象,師象贊成其事。 是日引譚生於北樓,惟師象與一小豎隨行左右,更無人知者。 譚生請公飲酒數杯,端坐無思,俄而譚生以手微捫所患曰:殊小事耳。 初覺似拔之,雖痛亦忍。 又聞動剪刀聲。 白公曰:此地稍暗,請移往中庭。 師象與小豎扶公至於庭,坐既定,聞櫛焉有聲。 先是譚生請好綿數兩,染絳,至是以絳綿拭病處,兼敷以藥,遂不甚痛。 譚生請公開眼,看所贅肉,大如小指,豎如乾箸,遂命投之江中,方遣報夫人及子弟。 譚生立以狀報淮南崔相國,復書云:自發醫後,憂疑頗甚,及聞痊癒,神思方安。 後數日而徵詔至。 嗟夫! 向日若楊君不遇,譚生不至,公心不斷,九日不晴,徵詔遽來,歸期是切,礙其目疾,位當廢矣,安得秉鈞入輔,為帝股肱? 此數事足驗元助。 而公作相之後,譚生已逝,又何命之太薄也! |
#經筋平衡;經筋醫學;經筋保健;經筋雕塑;經筋手療;##經筋整體保健;經筋教學;永康堂‧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