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術名流列傳 明.李可大: |
按《杞縣志》李可大,字汝,化邑人。 業儒為諸生,因母病,逐遍覽醫書,久之大悟,遂為醫,無不奏效。 可大用藥多奇勝,會新鄭相公家居,聘可大至,診其脈曰:公心脈如蝶鼓翼,越五月當大拜。 抵期果應。 於是可大名振兩河矣。 因勸可大入太醫院授修職郎,時朱錦衣子甫一歲,晝夜啼不止,請可大醫之,戒勿見兒,恐成客忤。 可大曰:但隔壁聞聲足矣。 朱許之,可大曰:啼而不哭為痛,用桔梗湯調乳香灌之即癒。 有族母七十餘,中酒昏迷無氣,諸兒以為已死,將入殮。 可大至,見目未陷心尚溫,曰:此母不死,吾能起之。 諸兒涕泣求,可大取井底泥塗母心上,用黃連葛根湯灌之,已而果甦。 於是邑中相傳可大能起死回生。 李進士病虛損痢疾,腹痛異常,用人參五靈脂治之。 眾醫皆訝曰:二物相畏,奈何同用? 可大曰:不聞相畏而後能相使乎? 藥下果癒。 鄢陵陳令病傷寒,昏沉將屬纊。 可大診眎曰:此可救也。 用竹茹犀角灌之而癒。 寗縣尉亦病傷寒,身皆冷,口出清水。 可大診之曰:陰毒已極。 用附子一味,醫之亦癒。 邑諸生董養性發熱,口乾久而咳嗽吐血,醫皆謂虛證。 可大診之曰:汝脈結,結為鬱證,非虛也。 用蘇子香附益智等藥數服而癒。 董大奇之,因乞為弟子,以學醫焉。 一梓人母年四十餘,手大指忽腫,因偃仆不知人事,可大診之曰:此必月信至而適為冷水所傷也。 問之信然,用當歸甘荽湯而癒。 一婦人產後大喘,醫戒用參,可大診之曰:此孤陽絕陰也,正宜用參。 遂加蘇木為湯,飲之喘立止。 |
○→【纊〔fine floss-silk or cotton〕:音,ㄎㄨㄤˋ。意:名:棉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