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瓜蒂散方:

 華佗曰:四日在胸。則可吐之。此迎而奪之之法也。

 《千金方》曰:氣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滿者。吐之則愈。此隨證治之之法也。大約傷寒四五日。邪氣客于胸中之時也。加之胸中煩滿﹝Bothersome_full﹞。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則為吐證具。乃可投諸吐藥。而萬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

 《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赤小豆味酸澀。

 《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是以赤小豆為。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

 其於亡血﹝blood_collapse﹞虛家。所以不可與者。以瓜蒂散為峻劑。重亡津液﹝fluid_exhaustion﹞之藥。亡血﹝blood_collapse﹞虛家。補養則可。更亡津液﹝fluid_exhaustion﹞。必不可全。用藥子。必講究焉。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七。以香豉一合。用熟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blood_collapse﹞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瓜蒂散:

【AC】

《金匱》中治療宿食病的方劑有:※※A、瓜蒂散;※※B、保和丸;※※C、大承氣湯;※※D、平胃散;※※E、一物瓜蒂湯。

【E】

瓜蒂散的組成是:※※A、一物瓜蒂;※※B、瓜蒂、赤小豆;※※C、瓜蒂、香豉;※※D、瓜蒂、甘草;※※E、瓜蒂、赤小豆、香豉。

【AC】

《金匱》中治療宿食病的方劑有:※※A、瓜蒂散;※※B、保和丸;※※C、大承氣湯;※※D、平胃散;※※E、一物瓜蒂湯。(金匱)

【E】

瓜蒂散的組成是:※※A、一物瓜蒂;※※B、瓜蒂、赤小豆;※※C、瓜蒂、香豉;※※D、瓜蒂、甘草;※※E、瓜蒂、赤小豆、香豉。(金匱)

【A】

「輕可去實」,屬於輕劑的是:※※A、麻黃湯;※※B、大承氣湯;※※C、定喘湯;※※D、瓜蒂散;※※E、枳實薤白桂枝湯。﹝94碩研,綜合科)。(碩研,94,綜合科)

【D】

「宣可去壅」,屬於宣劑的是:※※A、麻黃湯;※※B、大承氣湯;※※C、定喘湯;※※D、瓜蒂散;※※E、枳實薤白桂枝湯。﹝94碩研,綜合科)。(碩研,94,綜合科)

【A】

依《金鑑傷寒論》,下列關於瓜蒂散方的論述何者正確:※※A、用之以吐胸中寒熱﹝cold_and_heat﹞與氣與飲,鬱結為病;※※B、其組成為瓜蒂、赤小豆、參蘆;※※C、服時配熱稀糜湯以促藥力;※※D、頓服之,不吐者,大劑加服,須得快吐乃止。﹝99特考,內科學﹞

【B】

患者段某,胸中痞硬,懊儂不安,欲吐不出,氣上衝咽喉不得息,寸脈微浮。治宜選用:※※A、溫膽湯;※※B、瓜蒂散;※※C、旋覆代赭湯;※※D、朱砂安神丸;※※E、清氣化痰丸。

【C】

具有宣壅催吐功能的方劑是:※※A、越鞠丸;※※B、香蘇散;※※C、瓜蒂散;※※D、三物備急丸;※※E、麻黃細辛附子湯。

【D】

瓜蒂散具有的功用是:※※A、滌痰息風;※※B、開關催吐;※※C、啟閉醒神;※※D、湧吐痰涎;※※E、湧吐風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