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心錄》痿症﹝flaccidity_diseases﹞不足與濕熱﹝damp_heat﹞: |
《內經•痿論》的記載大義是: 肺熱葉焦,即皮毛虛弱急薄,而生痿躄﹝flaccidity_diseases﹞①。 心氣熱,則生脈痿﹝vessel_flaccidity﹞,筋縱而不任也。 肝氣熱,則為筋痿﹝sinew_flaccidity﹞,而宗筋弛縱。 脾氣熱,則為肉痿﹝fleshy_flaccidity﹞,肌肉不仁。 腎氣熱,則為骨痿﹝bone_flaccidity﹞,而足不任身。 |
痿症﹝flaccidity_diseases﹞之因:或病後遠行;或產後起早;或斲喪②異常,立行房事,勞傷骨髓,以致兩足痿軟者甚多。 治宜補精養血壯筋骨之劑。 又必須戒絕房勞,庶獲全愈。 起痿固真丸主之。 |
如夏日濕熱﹝damp_heat﹞盛行,感其濕熱﹝damp_heat﹞之邪而成痿者,宜李東垣清燥湯。 |
一人嗜酒患痿。 予謂酒者濕熱﹝damp_heat﹞之物也,因酒成痿,與以清燥湯,良效。 |
起痿固真丸: |
人參(一兩)、黃芪(一兩)、當歸(二兩)、牛膝(一兩半)、肉蓯蓉(酒炙二兩)、熟地(四兩)、川芎(一兩)、杜仲(二兩)、木瓜(一兩)、鹿角膠(四兩,酒炙)、虎骨(二兩,醋炙)、茯苓(二兩)、黃柏(二兩,酒炒)、陳皮(一兩)、鹽知母(二兩)、熟附子、(五錢)、麥冬(二兩)、五味子(一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酒下。或作煎劑亦可。 |
清燥湯: |
清燥四君蒼(術),陳(皮)、(黃)芪、(澤)瀉、麥(冬)、當(歸),升(麻)、柴(胡)、(黃)連、(五)味(子)、葛(根),(生)地、(神)曲、(黃)柏、豬(苓)良。 |
①躄:音:ㄅㄧˋ。兩腳有毛病叫躄。兩腿痿軟不仁不能行路叫痿躄﹝flaccidity_diseases﹞。 |
②斲:音:ㄓㄨㄛˊ,同拙。斲喪:沉溺酒色,損害身體。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