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心錄》咳嗽者肺氣之不清:

潔古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于肺氣動於脾濕」。

 丹溪謂:咳嗽之因有風寒、有痰飲﹝phlegm-fluid_retention﹞、有火鬱、有勞嗽、有肺脹。

戴元禮注曰:鼻塞﹝snuffle﹞聲重惡寒者,風寒也。

 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者,痰飲﹝phlegm-fluid_retention﹞也。

 有聲痰少面赤者,火鬱也。

 盜汗﹝Night_sweating﹞出痰多作寒熱者,勞嗽也。

 動則喘滿,氣急息重者,肺脹也。

咳嗽之脈:浮緊虛寒,沉數實熱,洪滑多痰,弦澀少血,浮大者吉,沉小者危。

風寒嗽用蘇沉九寶飲。

 痰飲﹝phlegm-fluid_retention﹞嗽用導痰湯,甚者用小胃丹。

 火鬱嗽用參蘇飲去人參加枯芩。

 勞嗽用知母茯苓湯,或用清離滋坎湯。

 久嗽不止用款冬花、紫菀、五味子、烏梅肉,等分為丸,噙化。

 肺脹嗽用清肺飲。

蘇沉九寶飲:

(紫)蘇沉九寶飲,麻(黃)、(肉)桂、薄荷、陳(皮),杏仁、甘(草)、大腹皮,寒嗽效如神。

 導痰湯:見7頁。

小胃丹:

小胃丹用醋芫花,大戟、甘遂、(川)、軍(黃)、柏加,白術煎膏和成丸,臨臥空腹熱湯下。

 參蘇飲:見18頁。

知母茯苓湯:

知母茯苓湯,當歸、(白)芍、地黃,天冬、甘(草)、白術,勞嗽是良方。

清肺飲:

清肺飲:梔(子)、(黃)芩,桑(皮)、(當)歸、茯(苓)(麥天)二門(冬),桔(梗)、陳(皮)、甘(草)、杏(仁)、(五)味(子),(生)薑、(大)棗、水煎吞。

清離滋坎湯:

勞嗽,丹(皮)、(白)術、澤(瀉),(白)芍、萸(肉)、(山)藥、(甘)草、(茯)苓,(天麥)二冬、(當)歸、(熟生)二地,知(母)、(黃)柏坎離清。

按:小胃丹皆猛烈之藥,必體壯痰飲﹝phlegm-fluid_retention﹞過盛之症方可用。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