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陰經證-腹滿、嗌乾: |
太陰以濕土主令,手太陰以辛金而化氣于濕土,陽明盛則太陰化氣而為燥,太陰盛則陽明化氣而為濕,故太陰之經,最易病濕。 然外感風寒,以及內傷百病,其在太陰,無不是濕,而唯溫病之在太陰,則化濕為燥,以其冬水失藏,相火泄而脾陰爍也。 |
春夏病感,營鬱熱旺,濕氣自當愈耗。 其經布胃絡嗌,故腹滿而嗌乾。 |
太陰之濕,奪于陽明之燥,脾陰枯槁,則腎肝精血,俱難保矣。是宜清散皮毛,瀉陽明之燥,而滋太陰之濕也。 |
黃酥丹: |
浮萍﹝三錢﹞、生地﹝四錢﹞、甘草﹝二錢,炙﹞、丹皮﹝三錢﹞、芍藥﹝三錢﹞、生薑﹝三錢﹞、 |
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 |
治四日太陰溫病,腹滿嗌乾,發熱作渴者。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