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藥知母湯之注釋:

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按『尪』,謂瘠病之人也。」

《金匱要略述義》曰:「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脈經》作『魁瘰』,《類聚》同,《輯義》訛『魁』為『瘣』,趙原刻作『魁』)。按『尪羸』,恐以『魁瘰』為是。…據此,則『魁瘰』者,蓋以《爾雅》之『魁瘣』,謂疼痛之處如盤結磈磊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謂以身體瘣為目的。治歷節經數日,骨節如木之疣而腫起,兩腳有微腫而疼痛,因而逆上為頭眩、乾嘔等證者,又用於腰痛、鶴膝風等,又俗稱腳氣者,此方有效。腳腫如脫者,謂足腫如脫,不能行步也。」

求真按:「余之實驗則以前說為非,後二說為是也。即本條是述慢性關節炎,猶如畸形性關節炎之證治。」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知母、防風各5克,芍藥3.5克,甘草、麻黃、附子各2.5克,生薑、白朮各5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輩之論說: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風毒腫痛,憎寒壯熱,渴而脈數,痘瘡將欲成膿者。而不能十分灌膿,或過期不結痂,憎寒身熱,一處疼痛,脈數者,此為餘毒,將成膿也,宜此方。若膿已成者,宜早以鈹針割開,兼用伯州散。」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題目

  

 

分析桂枝芍藥知母湯證的病因病機、治法及用藥特點。

 

分析桂枝芍藥知母湯證的病因病機、治法及用藥特點。 ANS:答案見典型例題分析。

 

肢節疼痛,身體魁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桂枝芍藥知母湯用於治療:【風濕】癧節。具有【祛風除濕】、【溫經行痹】、【滋陰清熱】的功效。

 

試分析桂枝芍藥知母湯和烏頭湯方證。

ANS:桂枝芍藥知母湯祛風除濕,溫經散寒,兼滋陰清熱,治風濕癧節由風濕之邪引起,日久化熱傷陰而成之證;烏頭湯溫經散寒,除濕止痛,治寒濕癧節,關節疼痛劇烈。

 

試比較分析桂枝芍藥知母湯證與烏頭湯證的異同點。

ANS

○相同點:桂枝芍藥知母湯與烏頭湯均主治癧節病,其共同主症為關節劇烈疼痛,不可屈伸,甚則腫大變形。

○其不同點:

 (1)桂枝芍藥知母湯:

  1、功效為祛風除濕、溫經行痹、滋陰清熱。

  2、病機為風濕流注關節,鬱而化熱傷陰,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3、主治風濕癧節病。

  4、其臨床表現以關節疼痛腫大,痛處紅腫或熱為主症,伴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腳腫如脫,甚則關節變形、身體瘦弱。若為外邪誘發,亦可伴有惡寒,但煩熱口乾,舌紅苔厚,脈濡數。

 (2)烏頭湯:

  1、功效為溫經散寒,除濕止痛。

  2、病機為寒濕侵及關節血脈,氣血痹阻不行所致。

  3、主治寒濕癧節病。

  4、其臨床表現以關節疼痛劇烈,不可屈伸,甚至筋急,伴惡寒肢冷,得溫則舒,遇寒加重,舌淡苔白滑,脈沉緊等症為特徵。

【A】

40歲女性患者,主訴為全身關節遊走性疼痛近半年,遇寒痛甚,伴隨手指、腕、膝、踝關節腫大,患者帶來前一週檢驗報告:類風濕因子﹝RF﹞為300、紅血球沉降速率﹝ESR﹞為34mm/hr,切其脈濡,舌淡紅苔白,下列何方最適合?※※A、桂枝芍藥知母湯;※※B、獨活寄生湯;※※C、烏頭煎;※※D、麻杏薏甘湯﹝特考,98﹞

【A】

桂枝芍藥知母湯證的病因病機是:※※A、風寒濕邪外侵,漸次化熱傷陰;※※B、寒濕留於關節,經脈痹阻不通;※※C、風寒濕邪外侵,氣血運行不暢;※※D、外感風濕,經脈痹阻;※※E、外感寒濕,陽氣痹阻。

【A】

患者男性,23歲,因受寒出現下肢膝踝關節劇痛,痛處不移,得熱減得寒劇,關節屈伸不利,無紅腫發熱﹝fever﹞等。舌暗苔薄白,脈弦緊。應治以:※※A、烏頭湯;※※B、薏苡仁湯;※※C、防風湯;※※D、桂枝芍藥知母湯;※※E、犀角散。

【ABCDE】

桂枝芍藥知母湯除桂枝芍藥知母外,還有以下哪些藥物:※※A、麻黃;※※B、白術;※※C、生薑、防風;※※D、甘草;※※E、炮附子。

【B】

治療熱痹首選方是:※※A、三痹湯;※※B、白虎加桂枝湯;※※C、桂枝湯;※※D、防風湯;※※E、桂枝芍藥知母湯。

【B】

桂枝芍藥知母湯證之熱為:※※A、濕熱內鬱;※※B、風濕化熱傷陰;※※C、陰虛火旺;※※D、氣分之熱;※※E、血分之熱。

【B】

桂枝芍藥知母湯證之熱為:※※A、濕熱內鬱;※※B、風濕化熱傷陰;※※C、陰虛火旺;※※D、氣分之熱;※※E、血分之熱。﹝金匱﹞

【B】

桂枝芍藥知母湯證應除外:※※A、肢節疼痛;※※B、身形如和;※※C、噁心欲吐;※※D、頭眩短氣;※※E、腳腫如脫。﹝金匱﹞

【B】

患者肢體關節疼痛劇烈,痛處固定,得熱痛減,遇寒痛增,舌苔薄白,脈緊。治療應首選:※※A、防風湯;※※B、烏頭湯;※※C、薏苡仁湯;※※D、白虎加桂枝湯;※※E、桂枝芍藥知母湯。

【BD】

《金匱》中主治癧節病的經方是:※※A、桂枝附子湯;※※B、桂枝芍藥知母湯;※※C、大烏頭煎;※※D、烏頭湯;※※E、烏頭桂枝湯。

【BD】

《金匱·中風癧節病》篇治療中風病的方劑有:※※A、烏頭湯;※※B、風引湯;※※C、桂枝芍藥知母湯;※※D、侯氏黑散;※※E、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

【BD】

桂枝芍藥知母湯與烏頭湯二方共同的藥物是:※※A、炮附子;※※B、麻黃;※※C、烏頭;※※D、芍藥;※※E、桂枝。

【C】

女性35歲患者,產後半個月,主訴手足麻木,痠楚,惡風怕冷,自汗出,時至夏季仍穿棉衣而不能脫,望診其精神疲倦,面白無華,脈弱,舌淡苔白,下列何方最宜?※※A、桂枝芍藥知母湯;※※B、烏頭湯;※※C、黃耆桂枝五物湯;※※D、溫經湯﹝特考,98﹞

【C】

治療行痹的首選方是:※※A、桂枝芍藥知母湯;※※B、桂枝湯;※※C、防風湯;※※D、麻黃湯;※※E、越婢湯。

【C】

治療寒濕癧節用何方:※※A、桂枝附子湯;※※B、葛根湯;※※C、烏頭湯;※※D、大烏頭煎;※※E、桂枝芍藥知母湯。

【D】

患者兩個月來關節腫大竄痛,屈伸不利,惡風怕冷,雖經治療,症無改善,又增關節局部灼熱,口乾便燥,脈滑稍數,舌苔薄黃,主方選用:※※A、白虎桂枝湯;※※B、薏苡仁湯;※※C、防風湯;※※D、桂枝芍藥知母湯;※※E、犀角散。﹝碩研,99,綜合科﹞

【E】

以下各方,哪一方無附子:※※A、桂枝芍藥知母湯;※※B、八味腎氣丸;※※C、烏頭赤石脂丸;※※D、栝蔞瞿麥丸;※※E、烏頭湯。

【E】

風濕癧節病宜選用:※※A、麻黃加術湯;※※B、麻杏苡甘湯;※※C、桂枝附子湯;※※D、烏頭湯;※※E、桂枝芍藥知母湯。﹝金匱﹞

【E】

桂枝芍藥知母湯證的病機為:※※A、感受寒濕;※※B、感受風濕;※※C、感受風寒;※※D、感受風熱;※※E、風濕化熱。﹝金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