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陰病兼變證-傷津動血證: ﹝Syndrome_with_fluid-consumption_and_blood-exhaustion﹞ |
【原文】 |
少陰病,欬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①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②少陰汗也。﹝284﹞ |
【詞語解釋】 |
①、火氣劫:劫作逼迫解,意即為火法逼汗。 |
②、強責:過分強求之意。 |
【原文析義】 |
本條論述少陰病火劫傷陰的變證。 少陰病咳而下利,多為水氣病,陽虛水泛證治宜真武湯,陰虛水熱互結證治宜豬苓湯,決不可強發其汗。 從本證的「譫語、小便難」知此水氣病屬陰虛水熱互結證,誤用火法,強發其汗,更傷陰津,化燥生熱,熱擾心神故譫語,陰液耗竭,則小便難。 原因即「強責少陰汗也」。 提示少陰陰氣本虛,即使有水氣,不可用火法逼汗,用藥物發汗亦當慎用,否則傷及生命之陰,病危立至。 |
【原文】 |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①,為難治。﹝294﹞ |
【詞語解釋】 |
①、下厥上竭:因陽氣虛於下而厥逆,故稱下厥;因陰血出於上而耗竭,故稱上竭。 |
【原文析義】 |
本證論述了少陰病強汗動血的變證。 少陰腎陽虛衰,外不能溫煦四肢則手足厥逆,內不能蒸津作汗故無汗。 治當溫補腎陽。 今但厥無汗,並無表證,而強發其汗,元陽大傷,陰寒益盛,虛陽浮躁,激動營血,血隨虛陽上溢。 此時,所有孔竅都可能出血,故論中曰:或從口鼻、或從目出,形成陰血上出的上竭危候。 陽氣厥于下焦,陰血竭於上出,故曰「下厥上竭」。 下厥非溫不可,血氣沖逆,又不宜辛熱。顧此失彼,故曰難治。 |
【復習思考】 |
01、試述麻黃細辛附子湯證的主證、病機、治法。 |
02、試述麻黃附子甘草湯證的主證、病機、治法。 |
03、如何理解少陰病兼表的治療法則? |
04、分析293條「一身手足盡熱」的機理。 |
05、分析「下厥上竭」的機理。 |
06、分析少陰病「但厥無汗,強發之,必動其血」的機理。 |
07、試述少陰病妄用火劫發汗的變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