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少陽病小結﹝shaoyang_Disease_Summary﹞:

本篇主要論述了少陽病本證及其兼變證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治療禁忌等,揭示了外感疾病處於發展過渡階段的辨證施治,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少陽是由表入裏的過渡階段,其病位既不在太陽之表,又不在陽明之裏,稱之為半表半裏,以「口苦、咽乾、目眩﹝Dizzy﹞」作為少陽病提綱,臨床上凡見此三症者,應首先考慮少陽病證,若與96條小柴胡湯證合參則更為全面。

少陽者小陽也,邪入少陽只能用和解之法,禁用汗吐下法,稱為少陽病治法三禁。

 然少陽病有兼表兼裏之證,則治法於和解中又有兼汗兼下之法,此因不屬於本證,故為變通之法。

少陽病有本證與兼變證之不同。

 本證即小柴胡湯證,其主證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同時當見少陽提綱證口苦、咽乾、目眩﹝Dizzy﹞以及脈弦等,其病機正象自注云:「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以致少陽樞機不利進而影響脾胃功能,治宜和解少陽,用小柴胡湯。

 然用小柴胡湯未必等到主證具備,論中強調「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這是啟發我們既要掌握主要證候,又要懂得靈活辨證運用,即只要符合少陽病機,出現一個或幾個主證,即可投與小柴胡湯,如原文所述「胸滿脅痛者」,「胸脅滿而不去者」,「嘔而發燒者」,「續得寒熱發作有時」者,均予小柴胡湯,皆可證明其說。

 但也有症狀類似少陽病而不可濫用小柴胡湯者,例如98條,即是小柴胡湯禁例。

少陽病除本證外,也有因失治誤治,或體質、宿疾等原因,病情發生傳變,而出現一些兼變證。

 若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以致太少並病,出現發燒,微惡寒,支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治乙太少兩解,用柴胡桂枝湯。若少陽病不解,傳入陽明,出現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或發燒,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為少陽病兼陽明裏實,治宜和解少陽,通下裏實,用大柴胡湯。

 若誤下後,由少陽傳入陽明出現潮熱為主證者,宜先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若因汗下後,邪入少陽,三焦水道不利,水飲內停,出現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治以和解少陽,溫化水飲,用柴胡桂枝乾薑湯。

 若因表病誤下,邪氣內陷,彌漫全身,虛實互見,出現胸滿煩驚,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宜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和解瀉熱,鎮驚安神。

 熱入血室證是婦女感受外邪,適逢月經來潮,病邪乘虛內陷血室而成。

 其主證有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或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或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治宜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或用小柴胡湯,和解樞機,俾樞機運轉,邪去病癒。

少陽位於半表半裏,容易發生傳變,陽盛則易入陽明之腑,陰盛則多入三陰之臟,亦有病雖多日而柴胡證仍在者,觀察是否發生傳變,應以脈症為憑,例如「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上述二條,皆可為證。

少陽病治之得法,樞機運轉,少陽之邪得去,表解裏和,其病自癒,其解多在少陽氣旺時,論中「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為欲已」,「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均說明這一點,故治療亦可抓住這一規律,乘少陽氣旺之時以藥物扶助正氣,祛除邪氣,其病得愈。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