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病論篇》 第四十七 |
黃帝問曰:人有重身,九月裡瘖,此為何也? |
【注】:黃帝問:有人懷孕到九個月時,突然無法説話,這是為什麼呢? |
岐伯對曰:胞之絡脈絕也。 |
【注】:岐伯回答:這是子胞的絡脈不通所造成的。 |
帝曰:何以言之? |
【注】:黃帝問:此話何意呢? |
岐伯曰: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 |
【注】:岐伯說:子胞之絡脈,連繫在腎臟,足少陰之經脈貫穿腎臟,連繫舌根,所以不能說話。 |
帝曰:治之奈何? |
【注】:黃帝問:如何治療呢? |
岐伯曰:無治也,當十月復。刺法曰,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然後調之。所謂無損不足者,身羸痩,無用鑱石也。無益其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則精出而病獨擅中,故曰疹成也。 |
【注】:岐伯答道:無法治療也,當在十月滿生胎後,其病自癒。刺法論有説,不可增損其不足所在,增益其有餘之所在,如此只會使病情纒綿不去,於此時再調理,乃差矣。常言所謂無損不足者,即如對身體痩弱之人,不採用砭石的刺法。所謂無益有餘者,當腹中有硬塊,而施予瀉法,一旦瀉出反令精氣失散,病卻獨居其中而反蔓延,這就是不當的治療,反造成疾病纏綿不去也。 |
帝曰:病脇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 |
【注】:黃帝問:有病脇下部脹滿短氣,時常氣上衝胸,常二、三年不會痊癒,這是什麼病? |
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
【注】:岐伯答道:這病叫做「息積」,因積不在胃,故不礙飲食,不可施予鍼灸。此積宜耐心練習導引氣功,兼服藥物,光是服藥是不會好的。 |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 |
【注】:黃帝問:有人大腿臀部及膝脛腫脹,環臍四周疼痛,這是什麼病呢? |
岐伯曰:病名曰伏粱。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濇之病也。 |
【注】:岐伯答道:此病名「伏梁」,其始肇因於風,邪氣自大腸出而附著於腸間油膜上。油膜之源頭在臍四周,故有環臍而痛的症狀,此病不可施予刺法,一旦誤動,必令邪氣影響小便澀止也。 |
帝曰: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此為何病? |
【注】:黃帝問:有人尺部脈呈急數狀,且筋繃緊,這是何病? |
岐伯曰:此所謂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
【注】:岐伯答道:此病名「疹筋」,此人小腹必拘急,望之如見面色白黑混雜,此病重矣。 |
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 |
【注】:黃帝問:有人病頭痛且數年不癒者,此如何得之?又叫何病呢? |
岐伯曰:當有所患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 |
【注】:岐伯答道:此因患者得之大寒時為寒所中,日久入侵骨髓造成的,腦為髓之海,一旦腦逆病,令人頭痛齒亦痛,此病名「厥逆」。 |
帝曰:善。 |
【注】:黃帝說:答得好。 |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
【注】:黃帝問:有一種會口中甘甜的病,其病名為何?又如何得來的呢? |
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
【注】:岐伯答道:這是酸、苦、甘、辛、鹹五味溢出造成的,病名「脾癉」。五味入口,收藏於胃中,由脾臟為其運行精華到全身。當精華在脾中,必令人口中甘甜。這是由肥美的食物所發生的。此人必常食肥美的食物。凡味重者,會令人內熱,味甘甜者,令人中焦阻塞脹滿。 |
帝曰:有病口苦,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
【注】:黃帝問:有病人口中苦,鍼取陽陵泉,此口苦病名為何?如何得到的呢? |
岐伯曰:病名曰膽癉。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之為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治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
【注】:岐伯答道:此病名「膽癉」。肝臟是將軍之官,其能決策乃因有膽為其腑,咽喉為其出入之所。病此之人,必多謀慮而猶豫不決,造成膽虛,乃致氣上逆,膽汁入口,故為之苦(常人陽降陰升,如陽虛必無法降反而上升)。治在膽的募穴日月與膽俞穴。詳載於「陰陽十二官相使」之中。 |
帝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髪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 |
【注】:黃帝問:有小便不出之患者,即令一旦小便數十次,但量少不足。其身熱如炭火,頸項與胸部好像被分隔似的壅塞著,人迎脈數且盛大,呼吸短促,氣由下往上衝,這是有餘之症狀。如寸脈呈微細如髮絲狀,此為不足之症狀。此病原因何在?病名為何? |
岐伯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 |
【注】:岐伯答道:此病生在足太陰脾經,由於胃熱過盛大,肺氣不足,此病名厥,乃死不治之病。這就是所謂五有餘,二不足也。 |
帝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 |
【注】:黃帝問:何謂五有餘,二不足也? |
岐伯曰: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裡,亦正死明矣。 |
【注】:岐伯答道:所謂五有餘者,乃五種病邪之氣太過,如:ー、身熱如炭。二、頸膺如隔。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二種正氣不足:一、癃病。二、肺脈細如髮。由於五邪氣之太過,二正氣之不足,無法令陰陽協調,做適當的補充與宣瀉,此為死症之由。 |
帝曰:人生而有病巔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 |
【注】:黃帝問:人有生來即患癲癇者,病名為何?怎樣得到的? |
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騖,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 |
【注】:岐伯答道:此病名「胎病」。得到是在母體中時,其母孕時受到極大驚嚇,陽氣上於頭而不下降,致令胎兒的精氣亦居頭上無法下降,造成出生後即發癲病也。 |
帝曰:有病痝然而如有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為何病? |
【注】:黃帝問:有病其腫脹如有水在其中狀,按脈則成大而緊之脈,全身又無痛處,身形不瘦,但無法入食,食量極少,此病名為何? |
岐伯曰:病生在腎,名為腎風。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騖已,心氣痿者死。 |
【注】:岐伯答道:此病生在腎,病名腎風,腎風能令人無法入食,易驚。受驚後,心氣必痿弱,此為死症。 |
帝曰:善。 |
【注】:黃帝說:答得好。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