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障 五十七:

無故雙睛白似銀,失明久作已亡身,神仙不泄天機妙,漫把金針暗度人。

偶爾從高跌下,無意被人一打,神水撓而渾,年久凝成翳也。

不怕不怕,自有金針在者。

 

此症蓋目無病失明,金井之中,有翳障于神水之上,曰內障。

 非精藝莫識所以,且疑為詐。

 詎知障在睛內,猶懸布幔於紙窗之上,外人安知其蔽而不明也。

 初起目昏,次視惑,次妄見,甚乃成翳,色白或微黃,或粉青狀,如星、如棗花、如半月、如劍脊、如水銀之走、如膏脂之凝、如油之滴水中、如水之凍杯內。

 名曰圓、曰橫、曰滑、曰澀、曰浮、曰沉、曰破散、曰濃濃,先生一目,向後俱有。

 其致病始末,前後已詳言之,無容再贅。

 

今專究其針治如後。

 目不赤痛,左右並無頭風,瞳子不欹不側,陽看能小,陰看能大,年未過六十,過六十而矍鑠,知晝夜,見影動,皆可針撥,反此者不能。

 既不反此,其翳黃如橙、紅如朱、清如水晶、,昏暗如羊眼,綠如貓睛,皆不可針。

 又有外看無一毫犯禁忌,針入翳堅如石者;沉泊黃精者;韌如皮膜,碎一孔而不能者;著針睛珠病皺不勝力者;通睛沉陷針難轉撥者,須罷手勿強為針。

 後有頭痛用蔥艾熨法,痛甚按穴灸,嘔吐當暖胃,白睛紅當清火行血,通睛急痛安神養精,佐以和肝。

 過此,瞳神有油氣,視而﹝目巟﹞﹝目巟﹞,大益榮衛。

 如欲縮小,加辛以開。欲散大,倍酸以收。

 但不宜用芎、桂、薑、附香燥之物,恐助血作針口。

 過此,障落無光者,陰陽不交。

 障久復上者,再針亦可。

 

 


 

人能調養精神,勿藥亦保無虞。

 倘以為癒,而不加謹慎,日夜思所以斬伐其命脈,致元元憔悴,若焦若燒,必轉為風變。

 而後乃今,雖華佗再見,亦無如之何也,已矣。

 

有頭腦被物打觸,或跌撲倒撞,瘀血流出眼窩,滲入神水,當不及覺,後荏(ㄖㄣˇ)苒(ㄖㄢˇ)成症。

 輕止本目,重則左右相牽,本經曰:驚振翳,受病固不同於他,而治法則一。

 然要知右邊受傷,先損右而牽左。左邊受傷,先損左而牽右。

 

牽損者可針,先損者忌針。損輕者可針,損重者忌針耳。

 

訣曰:

 無因自爾漸昏朦,偏是昏朦色界通,妄見蚝(ㄏㄠˊ)飛花亂落,或如電掣火流紅。

 這般病業非傷性,水不清涼木有風。彼時藥石差標本,邪正相持氣混融,

 始然一眼如煙罩,次後相牽總一同,年久輿薪全弗見,爰名內障障雙瞳。

 漫漫長夜何時旦,金針一度日當空。生成內障有多端,可能醫治十來般,

 分明一一知形色,行針方可獲全安。鴨舌古針今罕尚,三棱用亦不相干,

 病虛老弱兼娠婦,前後調和藥餌難。咳唾搖仍未許,無已預服補和丸。

 不雨不風天氣好,致齋申敬待針完。八法通神心勿怖,但是閒人只靜觀,

 有血術疏急住手,誤犯黃精豈等閒,乾廓利貞巽地善,鑒人神水靜無痕。

 三日啟封雖見物,花明水動莫多言,若然使性違將息,縱不傷生翳卻翻。

 內障金針針了時,針痕濕著痛微微,軟帛纏頭金紙貼,仰眠忱以穩為期。

 眼外忽疼禁不住,首風牽引莫他疑,或砭或藥歸經竇,否則還將熨法施。

 欲吐鹽梅含咽下,吐來端坐卻由伊。三朝羹粥溫溫服,震動牙車事匪宜。

 大便小便輕叫喚,行雲行雨絕相思。如此耐心三十日,徐行出入會親知。

 一切有情身外事,病魔從此永分離。

 

不塵子曰:內障之來,其故有四五臟有偏勝,眾臟失調候,弱陰艱強理,虛陽無補法。

 心、肝、脾、肺、腎各遂其初,以樂天和。

 一臟或有餘,四臟俱不足,此五臟有偏勝也。

 胃、膽、大小腸膀胱各司厥職,少違功令,為燥為淫,此眾腑失調候也。

 天水不下,地水不上,急而欲滋之,遂使龍雷見,此弱陰艱強理也。

 壯火食氣,氣食少火,是曰陽無根,益之欲令實,翻致不能禁,此虛陽無補法也。

《經》曰:心者,五臟之專主,目,其竅也。又為肝之竅。

 腎主骨,骨之精為神水,肝木不平,內挾心火,神水莫制,為勢妄行,上內為障,此臟病也。

 腑脈系絡於臟,循於目,其精氣亦上注而為目之精,精之窠為瞳子,瞳子受傷,則系絡乃敗,邪火乘之,上為內障,此腑病也。

 黑水神珠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陰伴陽齊故能視。

 陰微不立,陽盛亦孤,上為內障,此弱陰病也。

 勞役過多,心神倦怠,相火代行其事,相火一衰,百脈沸騰,上為內障,此虛陽病也。

 

 臟病者,氣虧血損,邪中之則神光自現而精散,精散則視歧,故以一為二。

 腑病者,痰停火擾,邪中之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腦則目眩以轉,故視定為動。

 陰弱者,視覺微昏,常見空中有黑花,久則視渺、視近,神水淡綠色、淡白色,已而純白則不見。

 陽病者,視物惑亂,狀類不一,甚則若螢若電,時發時止,神水變色如前。然雖有臟、腑、陰、陽屬病之分,而障成則一。

 究其原,皆從五味、四氣、七情、六慾不知節之所致也。

 由微至著,而人不猛省,憑仗血氣方剛,仍加斫喪;或安地命元理,聽其自然。

 再則較錙銖之利,方真藥假,信庸劣之醫。

 始輕終重,堂堂之軀同於木偶。

 雖富且貴,如夢如幻。

 嗚呼!

 是誰之過與。

 

 


 

語曰:天無二曜,一物無所生;人無兩目,一事無能為。

 可不慎哉。

 是以疾之初起,必於藥石之外,正心寡欲,惜視緘光。

 蓋心正邪不入,寡欲水自生,惜視則神不勞,緘光而膏常潤。

 又且目為心所使,心正則非禮勿視,安得牽事長思。

 丈夫志氣逼人,動為裙釵所沮,精力云乎哉。

 寡欲不但延年,且免牝雞司晨。心為目所誘奪,物交物則引之。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視宜惜。

 目不著於邪物,則心無妄用,是老宜緘。

 審如是而行,則五臟之病、眾腑之病、弱陰之病、虛陽之病,虛者可補,弱者可強,有調有候,不偏不勝,內障奚自而來。

 而猶有病之者,天之災也。

 天災可逭(ㄏㄨㄢˋ),吾將持金針以度之。

 針用金者,非貴之也。

 

蓋取金與金合,不傷肺氣。

 猶磁石引鐵之義。

 故必須上好赤金子打造,長可六七分,大惟與縫衣針並,穎略鈍,不可大利。

 下用銀鉗一管,長五分。

 以象牙銼柄約三寸半,緊斗入內,通體水磨圓直,恰好利用。

 則珍重藏著,臨事祭以靈液,無不應手。

 名曰神針,不亦宜乎。

 

古人針用三棱、用鴨舌、用馬口鐵造者,雖載諸簡策,未得指授,率意為之,鮮不敗事。

 無若吾此者之圓活穩便也。

 有某士中年落魄,尋醫生涯,師心自足,恥問前達。

 聞人有獨得處,偏加意鄙薄。

 一日閱余開目,彼陰記其款式,遽出治人,瞳神一痛而破,可見金針尚不敢妄施。

 三棱、鴨舌而可漫然嘗試者乎?

 好自用者,願以此生為戒。

 

凡針,量其人年形苦樂,預為調停臟腑外,前二三日須少進清散之劑,平其氣血。

 及時取新汲井泉水一盆,安置架上,患者對盆正坐,醫家側立,以手勻水,頻頻於眼內外澆淋,覺冷氣沁入腦戶,則脂翳越凝,撥而無血。

 

且使肌理頓木,不知痛怯。

 于以下針,運斤成風,目不粘滯矣。若冬月及老弱人,茲法不施亦得。撥眼要精八法。

 

 六法易傳,惟二法巧妙,在於學人心靈手敏,久之自然有得。

 

 八法者:

 一曰審機。患者以冷泉洗眼畢,正襟危坐椅上,靠定頭項,勿令轉動。兩手搦珠,心無妄想。如撥左眼,醫師用左手大指、食指分開眼皮,即就二指捺住白睛。次用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執針,令緊而直。名指略按眼眶,庶可動而察輪,靜而觀廓。

 

 二曰點睛。針鋒就金位去風輪與銳相半,正中插入,毫髮無偏。隨用疾逆瀉榮,徐順補衛。三曰射覆。針鋒深入無礙,即近黃精,慢慢斜回針柄,會須進不招愆,退而得所。

 

 四曰探驪。針泊黃精,如意運用,使不暈不悸,不妨直自內尋,橫從外覓。

 

 五曰擾海。神龍即見,霧雨潛興。閉目片刻,則風雷自息。然後重截雲頭,輕收虹腳。

 

 六曰捲簾。障雖撥落,開手自能上去,必加力掉下,又放上來。務期上而不高,下而到底。

 

 七曰圓鏡。翳淨用針幹于金井中央、周遭浣滌。細看睛內,神水澄澈,顏色指動,一一映照,自爾遠可識人,近能鑒物。

 

 八曰完璧。回針將障送至護睛水內盡處,遲遲出針之半,少息再出,恐障復還原位。

 

 切莫緩在半日,急於一刻。

 此八法之大概,其中妙處不傳,深造自得者,尤在三四法之間。

 夫探驪得珠,請問誰能沒海。

 射覆知名,亦不過偶然猜著。

 顧名思義,不幾令人駭汗。

 孰謂胸有成竹,固可恃而不恐也。

 其他六法,惟擾海一針。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第終知為羊,自可捕風捉影,端不若前法之微且險也,故曰六法易傳。

 雖然金針治目,可謂力能回天,聖、神、工、巧,八法備之矣。

 或以為易而忽之,或以為難而矜慎,縱心靈手敏,均不可語吾道。

 如撥右眼,則用左手,照左目八法。

 左目用右手,右目用左手,一定成法。

 故學針,先須從左手講究。張氏石頑《醫通》謂左手不便事,只右手由大插入,曰過梁針,此強作解事。

 直插可入,橫眠詎能轉運。

 醫固不通,而心實頑于石。

 

行針之日,齋明盛服,灑掃戶庭。

 堂口橫設一案,置香爐、茗果等類於上。

 醫者居前,主人居後,再拜稽首而言曰:某年月,下士某,敢昭告於上下神曰,惟天地萬物父母,民有疾,傷厥心,匪藥而克。

 某枵(ㄒㄧㄠ)腹不學,未能變化成方,勉治針經,用匡不逮。

 今某立身行己,無惡於邦家。

 既眇復瞽,俾晝作夜,五色昏迷。

 若沉湎冒色,其或有過,罰宜從輕。

 廢為生理殘障,大可矜恤。

 知悔斯已,啟以自新。

 恐術於數衡罔濟,惟爾神尚克相予,俾疾瘳,毋詒伊戚,永荷天休。

 是用告虔而默鑒其心。

 禮畢,褪去大衣,抖擻精神,執針於爐上,且熏且祝曰:假爾針神有靈,助我八法,開彼雙睛,日還其精,月含其明,我不辱命,彼樂餘生,假爾針神有靈。

 

開婦人瞽目,用全紅簡,照帖式書啟一通。

 其辭曰:

 伏以玉燭調光,中壺照仁壽之鏡;銅烏獻瑞,南陔補白華之詩。

 置靈素於腹笥,司培元氣;烹江鉛以掌露,啟迪瞳神。

 言念某氏,望族女,名家閨范。

 豐儀間雅,宛然林下清風;性質溫嚴,委的閨中韶秀。

 一燈五夜,繡弗停針;寒雨幽窗,梭寧輒織。

 然而才優於命,受用多讓鄰家;抑且女慧於男,教育莫如彼婦。

 文雁,奮翮高騫,秩秩青蓮,並頭早折。

 凡茲劫數,誰實安排。

 大都結習未除,或者善緣欠講。

 東土豈無羅刹,庸犯戒言;北堂雖祀觀音,罕敦慈訓。

 緗裙翳血,曾隨喜選佛壇場;貝葉寫經,恒誤剪淩波履式。

 人謂嫦娥不死,桂宮兔杵,宵宵搗藥何為;古稱仙子了凡,七夕鵲橋,歲歲渡河則甚。

 爾問我答,端涉詼諧,既笑載言,知添罪惡。

 但賞惟從重,平生每事多磨;罰合就輕,未老雙睛遞瞽。

 春花紅若錦,不窺園已三年;秋月白 霜,難移步至五尺。

 真所謂魄未下世,魂早離形。

 庭鏡少治儒書,長通醫術,臨財毋苟得,冷戶那較豐儀。

 見義當勇為,近功用補新過,是以直行厥道,逞計他求。

 伏顧上天勿念前愆,能自新濃加保定,本師毖薪授,可為法點運樞機。

 銀海涵虛,日中頃刻消雲霧;金針宣化,指下分明有鬼神。

 此後餘生,由今再造。無任存誠,主敬激切屏營。

 謹啟。

 

 


 

此余向昔治某婦而作,其婦美而賢能,只一子種痘殤。

 夫因數死憂成病,尋亦不祿。

 婦晝夜悲泣,得圓翳內障。

 告神針之,雙目如生,因錄以為則。

 若夫,子無恙,文雁、青蓮句勿用。

 或有別情,修飾增入,與某某姓名,須實填。

 

圓翳,非謂方圓之圓,乃兩重相粘,中央夾有濁水,猶包子壁錢之象。

 凡針撥動盪,卻不能脫落者是。

 須針鋒望巽廓空中一刺,其濁水滾滾下流,或溢出于金井之外。

 再豎針,向內打圓按下,則瞳子然矣。

 

滑翳,亦非光滑之滑。

 乃圓翳未結,針入能散能聚,散之則大珠小珠上下交流,聚之,仍合而為一。

 所謂如水銀之走者,此也。

 是症不多見,針亦莫能奏效,學人識之。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