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割、針、烙:
原夫鉤、割、針、烙之術,仿黃帝九針所作,聞自漢‧華元化先生得來,一云龍樹山人,未知孰是。
出險拯危,功效最速。
本科專此,實瀉利鬱滯、剪除橫逆之一法也。
如鉤,先須認定何處皮肉筋膜浮淺,可鉤不可鉤,即手法亦隨病之輕重行之;
如割,在土、金位,患攀睛、雞冠蜆肉、魚子石榴等症者可,大眦頭一塊紅肉,乃心之英華,誤犯則血脫而盲,或元氣薄及燥急濕盛,因而惹風,必為潰、為漏、為枯陷。
風輪肉蝕,鉤得便割得。
其絲血濃蔽,略略剔去外邊穢瘀與峰起者。
貼睛淺障,耐心磨濯自消,若性急取快,恐怕膏流珠碎;
針即針內障、撥反背、刺痰核,暨開導砭灸之針,詳於本症本論,不復臚列;
至於烙,只能治殘風弦爛重而久不癒者,輕者亦不須。
若障屬血分,割如再長,務火烙以斷之始平,且藉其能止血,不致亡陰。倘在黑白之間,切勿行。
總四者之法,功效雖速,必不得已而用。
全在心細膽大、手准力完,庶幾無害於事。
事後當按症用藥,若欲補瀉,各隨臟腑所宜,否則氣散血凝,剜肉成瘡,縱有今日之明,不久終為痼疾,夫然後起龍樹、元化,盡黃帝九針之術,無能為也。
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