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導:
開導之理同乎戰,請以戰喻。
今列陣圖八:蓋百會、後頂、攢竹、睛明、上星、內瞼、左右風池、左右太陽也。
內瞼乃摧堅破壘之先鋒,其任居一。
太陽、風池,攻其左右翼也,任次之。
上星絕其糧道也,後頂斷其歸路也,糧絕路斷勢必北,壯士正可效其命力。
百會搗敵之巢穴也,凱旋雖速,乘險而征也。
睛明、攢竹特擊其遊騎耳。
斬寇立功,端不外此八者。
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者也。
伊人形實病淺,攻其內則邪自退。
倘六陽熾盛,頭痛目傷,或腫脹瘀肉,藥力不及,不能開導以宣洩其壅蔽,吾知其焦槁不在期月,而在時日之間也。
或謂開導如遇鼠竅,人寡勢弱,我塞竇而賊擒矣。
設群盜凶獗,迫無出路,必有擊觸之變。
所謂與其閉門截捉,不若開路逐之之為善也。
嗟夫!
由餘之說,是美開導之法,由或之說,是慎開導之用,語似異而意則一也。
醫昧於輕重緩急,以辟止辟,當行不行,而以暴易暴,可止不止。
方諸謀士,則蔣幹往復東吳,安得不沒全軍於赤壁!
穴法謹詳於下:
百會:一名巔上,在前頂後一寸五分,直耳尖上對是穴。頭風急痛,用艾纏毫針刺及骨,燃著,火盡痛不止,再灸三五壯。
上星:一名神堂,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頭痛睛痛,仍用前法針灸,更宜三棱針出血,以瀉諸陽暴氣。
風池:在腦後髮際大筋外簾陷中。偏正頭痛,頸項如拔,毫針刺三分,灸三壯。
太陽:一名瞳子髎,在目外去眦五分許。目暴赤腫痛,及頭風頭痰,氣脈即現,按之翕翕動作,宜疾砭一二下出血,不癒再灸。
後頂:一名交沖,在百會後一寸五分。仍先刺後灸。主治頸項強急,額顱狂痛,偏風目眩。
內瞼眦:即肉輪,腫極血瘀,睛痛難忍,宜三棱針向上胞重砭出血,下胞仍輕刺一二下不妨。
攢竹:一名夜光,兩眉頭盡處是穴。赤腫不退,無妨略砭出血。目眦動,火針亦可少施。
睛明:一名淚孔,在內眦頭外一分宛中。目癢而眩,迎風淚出,毫針刺,艾燼再換,禁灸。
砭針古用石鋒,今代以三棱鋼,故刺亦曰砭。
毫針一名火針,灸乃艾丸子灼肉之謂,本經統名開導。
世人罕得心傳,餘粗知一二。
然當險惡之症,服藥漸退,不用斯法居多,知猶未知也。
且《經》曰:察其所痛,知其所應,常就痛處而施之,無不癒者。
書載通身經絡,按圖指病,萬千其名,而針法不講,雖有三分五分之數,如頭面諸穴,皮骨相當,那能刺入許多。
眼前大道荒謬不合如此,特正之。
其分寸非黃鐘累黍之尺可得,須本病患中指中節為則度之。
若遇筆頭虎頭二公,又當億中,不可以矩步相繩。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