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氣從召說:
天以陰陽五行而成四時,其生長收藏者則在
厥陰風木、少陽相火、少陰君火、
陽明燥金、太陰濕土、太陽寒水,
是謂六氣。
六氣之發耶,發而皆中節,則萬物俱生。
六氣之止耶,止而皆不宜時,則萬物俱死。
故曰生於六,死於六。
人身臟腑百骸而總萬事,其老病死苦者,則為
喜傷陽、怒傷肝、憂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驚傷膽,是謂七情。
七情之來耶,薄以待之,其去也速,則九竅俱生。
七情之感耶,溺而愛之,其陷也慘,則九竅俱死。
故曰生於七,死於七。
目竅,其一也,極芒毫之細,極山川之大與雲霄之高、泉沙之深,精華洞徹,容光必照,蓋生生自然之神,即造物亦莫能究其所以然也。
乃人不珍惜,七情內召,六氣外從,且從且召,則生生自然之體,不為生生自然之用,以故克我沖我,乘我侮我,未能承制於陰陽臟腑之間,乃致其病。其病不一,大而言之,凡病凡因,莫不由此始。
小而言之,固只六氣七情而已。
雖然氣則六矣,夫人所以干犯斯六者,書無注釋。
情則七矣,其書所以體貼斯七者,吾不服膺。
何則?
六氣本言景運,既與人身相涉,曷不究其所自。
且分佈陰陽與臟腑不符,如肺與大腸為臟腑,肺為金,大腸為陽明,何燥金不在肺而在大腸?
相火者,命門也,肝也,何乃又屬少陽?
且命門與肝兩陰交盡,何火為少陽而木為厥陰耶?
七情拂人天性,其源皆根於心,然後各從其屬,何可憂之事則傷心,而有所思者獨傷脾乎。
且喜居泰道,亦云傷陽,則天下除土俑木偶以外,無一非帶傷之人矣。
吾日持此數說,質諸老宿,卒無有折衷者,其言自可寢爾。
但思有濟於物,不得不強作解事,使人於六氣、七情,得其體貼,知所干犯而已矣,豈故好為穿鑿,貽笑于大方家也哉。
其略曰:
勞役躁暴之人,所動者陽,故風木從之。
憂鬱過慮之人,所奪者神,故君火從之。
酒肉困瘦之人,所停者痰,故濕土從之;
好勇鬥狠之人,所激者氣,故燥金從之。
妄想作強之人,所輸者精血,故相火從之。
沉靜衰邁之人,所淫者陰,故寒水從之。
夫如是而注釋,則六氣屬兩儀,為四象,總可以不問矣。
思而固結主傷乎心,怒而嫚罵主傷乎肝,饞而極味主傷乎脾胃,哭而失聲主傷乎肺,恐而戰慄主傷乎腎,驚而震跳主傷乎膽,欲而癃痿主傷乎命門。
夫如是而體貼,則七情歸某臟,移某腑,庶幾或妥當矣。
人知天氣即人情,陰陽即臟腑,則知情氣元不干人,顧人自召而從之耳。
七情弗召,六氣曷從。
故曰:生於六,死於六,生於七,死於七。
君子曰:夫夫也,不揣譾陋,輕議古人,庭鏡有罪焉。
而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理至義晰,何妨自我作古,庭鏡少逃其責。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