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蛤:
味鹹,微寒,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
清金除煩,利水瀉濕。
《傷寒》文蛤散:文蛤。
為散,沸湯和服方寸匕。
治太陽中風,應以汗解,反以冷水噀嚾,經熱被卻而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起粟,意欲飲水,反不渴者。
表病不以汗解,反以冷水閉其皮毛,經熱莫瀉,煩躁彌增。
衛鬱欲發,升于汗孔,衝突皮膚,凝起如粟。
煩熱鬱隆,意欲飲水,而熱在經絡,非在臟腑,則反不覺渴,濕氣己土必當濕旺,若使非濕,表鬱燥動,未有不渴者。
文蛤除煩而瀉濕也。
《金匱》治渴欲飲水不止者。
以濕土堙鬱,乙木不得升泄,則膀胱熱壅,辛金不得降斂,則胸膈煩渴,文蛤清金而瀉水也。
文蛤湯:
文蛤(五兩)、石膏(五兩)、生薑(三兩)、杏仁五(十枚)、麻黃(三兩)、甘草(三兩)、大棗(十二枚)。
溫服(一升)、汗出即癒。
治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
以水飲即吐,胃氣上逆。
肺金格,刑於相火,是以渴而貪飲。
甘草、大棗,補土而益精。
石膏、文蛤,清金而瀉濕,杏、薑,破壅而降逆,麻黃發表而達鬱也。
文蛤鹹寒,清金利水,解渴除煩,化痰止嗽,軟堅消痞,是其所長。
兼醫痔瘡鼠瘺,胸痹腰疼,鼻口疳蝕,便溺血脫之證。
煆粉,研細用。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