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甘遂:
味苦,性寒,入足太陽膀胱經。
善瀉積水,能驅宿物。
《金匱》甘遂半夏湯:
甘遂(大者,二枚)、半夏(十二枚)、芍藥(五枚)、甘草(指大一枚)。
水二升,煮半升,入蜜半升,煎八合,頓服。
治留飲欲去,心下堅滿,脈伏,自利反快者。
心下堅滿,脈氣沉伏,是有留飲。
忽而自利反快,是水飲下行,漬於腸胃也。
甘遂、半夏,瀉水而滌飲,甘草、芍藥,培土而瀉木,蜂蜜滑大腸而行水也。
《傷寒》大陷胸湯:方在大黃。 用之治結胸熱實,煩躁懊憹者。
十棗湯:方在大棗。 用之治心脅痞痛,下利嘔逆者,治懸飲內痛,脈沉而弦者。
大黃甘遂湯:方在大黃。 用之治水與血結在血室者。
皆以其破壅而瀉痰飲也。
甘遂苦寒迅利,專決積水,凡宿痰留飲、經腑停瘀、皮膚腫脹、便尿阻澀之證,一瀉而下。
其力甚捷,並下癥瘕積聚、一切陳鬱之物。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