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苦參:
味苦,性寒,入足厥陰肝、足太陽膀胱經。
清乙木而殺蟲,利壬水而瀉熱。
《金匱》苦參湯:
苦參(一斤)、煎湯熏洗。
治狐惑蝕於下部者。
以肝主筋,前陰者,宗筋之聚,土濕木陷,鬱而為熱,化生蟲匿蟲,蝕于前陰。
A:
匿蟲,原作「蠚」,據閩本、蜀本,集成本改。
「匿蟲」,《唐韻》:匿蟲,小蟲。
苦參清熱而去濕,療瘡而殺蟲也。
當歸貝母苦參丸:方在當歸。
用之治妊娠小便難,以土濕木陷,鬱而生熱,不能泄水,熱傳膀胱,以致便難。
苦參清濕熱而通淋澀也。
苦參苦寒之性,清乙木之瘀熱而殺蟲匿蟲,瀉壬水之熱澀而開癃閉。
其諸主治,療鼻齆,止牙痛,消癰腫,除疥癩,平瘰癧,調痔漏,治黃疸、紅痢、齒衄、便血。
A:齆:ㄨㄥˋ,《玉篇》:齆,鼻病也。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