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十九難曰:
《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
然,
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
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
虞曰:心病卻瀉手心主俞。心者法不受病。受病者、心包絡也。手心主者、則手厥陰心包絡也。包絡中俞者、土也。心、火也。土是火子。乃瀉其俞。此乃瀉子也。
是謂迎而奪之者也;
虞曰:迎謂取氣。奪謂瀉氣也。
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
虞曰:心火井木。今補心主之井。謂補母也。木者、火之母也。隨謂自衛取氣。濟謂補不足之經。
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也。
虞曰:牢濡。虛實之意也。
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楊曰:此是當臟自病。而行斯法。非五臟相乘也。
丁曰:五臟虛即補其母。是謂隨而濟之。實則瀉其子。是謂迎而奪之。況欲行其補瀉。即先候其五臟之脈。及所刺穴中如氣來牢實者。可瀉之。虛濡者。可補之。若持針不能明其牢濡者。故若得若失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