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卷之一

《素問》為《黃帝內經》,本太素渾元之理,闡天人合一之道。謀諸岐伯,開示諸臣。雖岐伯之言居多,而黃帝之問實啟之。故後世以《黃帝內經》九卷,稱為《素問》。漢‧班固《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

 

上古天真論第一篇(直解)

 

上古者,黃帝之時追溯混沌初開,鴻始辟也。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無人欲之雜也。帝欲壽天下之民,故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今時之人不能也。更欲昌天下之後,故言人壽雖年老有子。而今時之人,又不能也。終舉上古真人,乃上古天真之人也。中古至人能同于上古之真人者也。

 

其次有聖人,其次有賢人,能學中古之至人,無愧於上古之真人。故名《上古天真論》。

 

【原文】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直解】

徇:循同。長:上聲。下仿此。循:順也。齊:正也。敦:誠信也。敏:通達也。

 

史臣敘《黃帝素問》,而先為紀述之。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繼神農而有天下。生於軒轅之丘,故名軒轅。

 

以士得王天下,故號黃帝,在,察也。史臣追述而稽察之。故曰昔在「生而神靈」。度越凡流,天授之聖人也。

 

弱而能言:生而知之,弱年即能立言也。

幼而循齊:年雖幼,能順其正也。 

長而敦敏:長則誠信通達,垂拱致治,教化大行也。 

成而登天:帝鑄鼎於鼎湖之山,鼎成升仙,群臣攀龍髯而莫及也。

 

【原文】

迺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直解】

度,越也。

岐伯為帝師,故史臣稱為天師。帝欲天下之人,壽同上古。故問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 

 

年越百歲,而動作且不衰。今時之人,年僅半百,而動作皆衰者,豈古今時世之異耶?抑不得其道而人將失之耶?

 

【原文】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直解】

言非時世之異,乃人自失其道也。

 

上古之人,其知養生之道者,能取法於天地之陰陽,調和於五行之術數,知陰陽術數之道,則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以養其形,不妄作勞,以安其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此所以春秋皆度百歲乃去也。


 

【原文】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直解】

樂:音落,下同,餘篇仿此。

 

今時之人,不知養生之道,而且戕賊其生。酒能亂性,若以酒為漿,則心不由理,而以妄為常矣。以酒為漿,則身不由心,而醉以入房矣。醉以入房,是以欲竭其精也。以妄為常,是以耗散其真也。竭精耗真,則不知持滿之道以養身,不知隨時禦神之法以養心,但務快其心,而其身則逆于生樂,致起居無節,不能形與神俱,故年半百而動作皆衰也。 

 

【原文】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虛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直解】

上古聖人,恐人為外邪所侵,故教下也。凡四時不正之氣,皆謂之虛邪賊風,教其避之有時,其心則恬虛無,而本元之真氣從之,不竭其精,時禦其神,則精神內守,外知所避,內得其守,病安從來?

 

【原文】

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直解】

內得其守,外知所避,是以內則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外則形勞而不倦,內外安和,故氣從以順,各從其欲,而皆得所願也。故外則美其食,任其服;內則樂其俗,高下不相慕。上古之民,不同於今日之民,其民故曰樸。夫美其食,任其服,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樂其俗,是以淫邪不能惑其心。高下不相慕,是以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其民曰樸。故合于養生自然之道。所以上古之人,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道合則德全,而不致傾危也。由是,則非時世之異,而人自失其道也。

 

此一節,言形與神俱,則內外安和,道合德全而能壽也。

 

【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直解】

帝既欲壽天下之民,更欲昌天下之後,故問人年老而無子者,自身之材力盡耶?抑將天數拘限而然也?


 

【原文】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髮長。

 

【直解】

更:平聲,下同。

人之生子,天數固有常期。材力亦有定數,天施地生,在人則男施女生。故先論女子。女子起於七歲者,偶得奇數,陰中有陽也。故女子七歲,腎氣始盛。《五臟生成篇》云「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齒者,骨之餘,腎氣盛,故齒更髮長。

 

【原文】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直解】

任脈之任,平聲,餘篇仿此。天癸者,男精女血,天一所生之癸水也。二七而天癸至,則任脈通,任脈通,則太沖脈盛。

 

《骨空論》云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上關元。是任脈合少陰也。

 

《陰陽離合論》云太沖之地,名曰少陰。是太沖亦合少陰也。故任脈通,太沖脈盛,則少陰癸水之月事以時下。月事時下,腎氣勻調,故有子,言有子自二七始也。


 

【原文】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直解】

平均,平滿均調,無太過無不及也。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齒根尖深者名牙,牙之最後生者,名真牙。言七歲腎氣始盛,至三七而充足也。

 

【原文】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直解】

筋骨,肝腎之所主也。堅,固足也。肝腎固足,故髮長極,身體盛壯也。言四七,內堅固,外充滿,無以復加也。

 

【原文】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墜。

 

【直解】

陽明之脈,行於面,衰則面始焦。陽明多血多氣,衰則血氣不充溢于毛竅,故髮始墜。言四七血氣盛極,至五七而始衰也。

 

【原文】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

 

【直解】

三陽,太陽、陽明、少陽也。三陽之脈,皆起於面,故脈衰於上,始則面始焦者,至此則皆焦矣。始則始墜者,至此則始白矣。言五七陽明脈衰,至六七而三陽皆衰也。

 

【原文】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直解】

二七而天癸至,則任脈通,太沖脈盛,至七七而任脈虛,太沖脈衰少,是以天癸竭。天癸之水,行於地中,水竭則地道不通,不通故有形之經脈敗壞,而無子也。此女子天數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數者如此。

 

【原文】

丈夫八歲,腎氣實,長齒更。

 

【直解】

男子起於八歲者,奇得偶數,陽中有陰也。腎氣實者,言八歲以前,腎氣尚虛,至此始實也,腎合骨,其榮發,故長齒更。

 

【原文】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直解】

寫,瀉同,餘篇仿此。二八腎氣盛者,言八歲方實,至二八而始盛也。腎氣盛,故天癸至,天癸至,則精氣滿溢而外瀉。男女媾精,故陰陽和而有子。言男子二八,始能有子也。

 

【原文】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直解】

腎氣平滿均調,則精氣營運,故筋骨勁強,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言男子三八,而腎氣沖和也。

 

【原文】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直解】

三八,筋骨勁強,至四八,則有餘而隆盛矣。筋骨隆盛於內,則肌肉亦滿壯於外。男子腎氣至四八而內外有餘也。


 

【原文】

五八,腎氣衰,墜齒槁。

 

【直解】

腎氣八歲始實,四八盛極,至五八而始衰。腎氣實,則髮長齒更,腎氣衰,則墜齒槁,自然之理也。

 

【原文】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

 

【直解】

五八衰在下之腎氣,至六八,則在上之陽氣亦衰竭矣。蓋陽氣盛,則其顏光,毛髮長。今陽氣衰竭于上,故面焦,髮鬢斑白。

 

【原文】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竭。

 

【直解】

藏,作臟,餘篇凡作臟者,俱不釋,如字則釋之。肝氣衰者,腎水不生肝木也。肝衰,則血不榮筋,故筋不能動。肝衰則天癸已竭。男子之天癸,精也。天癸竭,則精少,精少,則腎臟衰。腎臟衰,不但衰無形之氣,有形之形體,亦皆竭矣。

 

【原文】

八八,則齒髮去。

 

【直解】

五八腎氣始衰,則發墜齒槁。至八八,則齒離形體而去矣。此男子天數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數者如此。

 

【原文】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墜,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直解】

五藏:臟同。六府:腑同。


 

餘篇臟腑,俱仿此。而臟之藏,如字,解墜同懈惰。先天癸水,籍後天水穀以生。故腎者主水。水,癸水也受五臟六腑水穀所化之精,而藏之於腎。夫六腑之精,歸於五臟,五臟之精,複歸於腎,故必五臟盛,精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懈惰,而天癸亦盡矣。天癸盡于內,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見於外,此其所以無子耳。

 

【原文】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直解】

上文論男女天癸之常,以明今時不同於上古。帝欲今時之人同於上古,故問有其年已老而猶然有子者何也?

 

【原文】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直解】

年老有子,此其天壽過度,七七、八八,不能限也。其人必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故老而有子也。此雖有子,非其常數;若以常數論之,男子天癸不過盡於八八,女子天癸不過盡於七七,而上天之氣,下地之精皆竭矣。

 

【原文】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

 

【直解】

道者,百數有子,女子不在其中;上文年老有子,亦但問男子,岐伯兼論男女,故帝複問也。

 

【原文】

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直解】

形有盡,道無窮。夫道者,自能卻老而全形,天之常數,不得限之。故身年雖壽,能生子也。此一節,言生子有常數,惟道者能卻老全形,雖壽而有子也。

 

【原文】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直解】

道者,百數有子,惟古為然。故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乃稟道之人也。道居天地之上,大道無形,生育天地,故其人能提挈天地;大道無情,營運日月,故其人能把握陰陽;呼吸而天地之精氣合,故呼吸精氣,獨立而天地之元神守,故獨立守神。真人肌肉之體,與天地清寧之體無二,故肌肉若一。如是,故能壽敝天地。敝,盡也。壽盡天地,則無有終時。凡此皆其道之所生,上古真人之稟道者如此。

 

【原文】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直解】

至,極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極盡人道,以歸於真也。淳德全道者,淳其天性之德,全其固有之道也。和于陰陽,調於四時者,和調於天地陰陽之四時也。去世離俗者,身居世俗之內,心超世俗之外也。積精全神者,精積而神全也。能如是也,故形體遊行于天地之間,聰明視聽于八達之外,此至人全道,蓋益其壽命而自強者也。其體亦歸於真人。此中古至人,歸真以合道者如此。

 

【原文】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精神不,亦可以百數。

BlogAD部落格廣告行銷

 

【直解】

恚:音惠,餘篇仿此。服:衣也。章:冠也。敝:壞也。散:失也。

聖人者,先知先覺之人也。

真人居天地之上,至人去世俗之間。聖人,則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其居世俗之內也,則適嗜欲於世俗之間,而無恚嗔之心,其行已也,不欲自離於世,亦被服而章。

其舉動也,不欲觀於習俗,故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

內無思想,則以恬愉為務,外不勞形,則以自得為功。

不勞形而自得,則形體不敝。

無思想而恬愉,則精神不散。如此,則壽亦可以百數,是同於至人之益其壽命而強者矣。此言聖人之同于至人者如此。

 

【原文】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從陰陽,別四時,將從上古,協議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直解】

賢人者,則古稱先,闡幽發微之人也。

法則天地者:上法天,下則地也。日月星辰系於天,故象似日月,辨列星辰。象似者,效像擬似。

 

辨列者:分辨條列也。陰陽四時征於地,故逆從陰陽,分別四時。

 

陰陽之變,迎而從之,四時之常,分而別之。如此,則將從上古,而協議於道,能如是也,亦可使益壽。

 

猶言亦可如至人,而使益其壽命也。而有極時者,真人壽敝天地,無有終時。賢人則有極時,此賢人學道,亦可如聖人,而幾於至人者如此。

 

此一節,承上文道者年壽有子之意,言上古真人能全道,中古至人能全真,聖人賢人,全真以合道也。別:音逼。逆:迎也。

 

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