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十一條:「陽明病﹝yangming_Disease﹞」,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dizzy_head﹞,必小便難﹝Dysuria﹞,此欲作「穀疸﹝dietary_jaundice﹞」,雖下之,腹滿﹝abdominal_fullness﹞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
本條言胃寒、脈遲者,不可下。 |
【解曰】: |
脈遲者,為體溫不足,血行遲緩之候,其人必中有寒也。 食難用飽者,以胃中有寒,消化不良,飽食則滯,而為腹滿﹝abdominal_fullness﹞、煩眩也。 胃腸虛寒,則吸收機能減退,水氣停滯,而為小便難﹝Dysuria﹞也。 水氣與食腐交鬱,則發為「穀疽」。 此屬腸胃虛寒溼滯不化證也,縱有「陽明」之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證,不可用苦寒攻下。 雖與下之,必腹滿﹝abdominal_fullness﹞如故。 如何知其下之必腹滿﹝abdominal_fullness﹞如故? 以脈遲知之也。 |
本條為「太陰病﹝Taiyin_Disorder﹞」之「陰黃症」,屬寒濕不化所致。 此處稱為「陽明病﹝yangming_Disease﹞」,為「太陰」、「陽明」相關言歟。 |
方中行曰:「遲為寒,不化穀,故食難用飽。 穀不化則與熱搏濕鬱而蒸,氣逆而不下行,故微煩,頭眩﹝dizzy_head﹞,小便難﹝Dysuria﹞也。 癉,黃病也。 『穀癉﹝dietary_jaundice﹞』,水穀之濕蒸發而身黃也。 下之徒虛胃氣,外邪反乘虛陷入,所以腹滿﹝abdominal_fullness﹞仍舊也。』 |
程郊倩曰:「『陽明病﹝yangming_Disease﹞』脈遲,遲為寒,寒則不能宣行胃氣,故非不能飽,特難用飽耳。 飢時氣尚流通,飽即填滯,以故上焦不行,而有微寒、頭眩證﹝dizzy_head﹞。 下脘﹝RN10﹞不通,而有小便難證﹝Dysuria﹞。 小便難﹝Dysuria﹞中包有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證在內,故作『穀疸﹝dietary_jaundice﹞』者,中焦升降失職,則水穀之氣不行,鬱黷而成黃也。 曰:『穀疸﹝dietary_jaundice﹞』者,明非邪熱也。 下之,兼前後部言,『茵蔯蒿湯』、『五苓散』之類也。 曰腹滿﹝abdominal_fullness﹞如故,則小便仍難,而疸不得除可知。 指出脈遲,欲人從脈上悟出胃中冷來。」 |
#經筋醫學;經筋手療;經筋保健;經筋教學;經筋雕塑;經筋平衡;經筋整體保健;永康堂‧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