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科學化新註》(近代‧承淡安)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
八十七條:「傷寒﹝typhoid﹞」下後,心煩﹝vexation﹞,腹滿,臥起不安著,「梔子厚朴枳實湯」主之。 |
本條為虛煩﹝vacuity_vexation﹞腹滿之治法。 |
>【解曰】: |
「傷寒﹝typhoid﹞」發熱與下之後,傷其陰液而為心煩﹝vexation﹞,傷其胃氣而為腹滿,致臥起不安者,以「梔子厚朴豉湯」主治之。 |
本條心煩﹝vexation﹞為「溫病﹝warm_disease﹞」下後傷陰,神經失潤之虛性興奮,且以血液內趨之熱,薰蒸刺激,更見煩而臥起不安,與前條之心中懊憹﹝anguish_in_the_heart﹞,反覆顛倒,同一意義,同一證狀,應仍用「梔子豉湯」,但有腹滿一症在內,則於「梔子豉湯」中加入治腹滿之「厚朴」即可。 |
腹滿為下後而得,其為虛滿也,可無疑義。 |
山田氏曰:「其所以致腹滿者,以下後內虛,氣滯不通之故,與『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同一虛脹,雖滿而不堅實。」此說甚是。 |
脹滿有實有虛,實者為腸中有積滯,產生濁氣;屬於下後,腸中當無積滯,其滿當為腸機能因下之刺激而虛,不能分清浙濁,故成虛滿。 |
「梔子厚朴枳實湯」中有「枳實」而無「香豉」,當有錯誤。 |
陳遜齋氏已先言之,本條煩而臥起不安,原為「梔子豉證」,如何不用「豆豉」? 腹滿為滯氣不降,並無積滯,祇須「厚朴」之芳香辛溫刺激神經使之興奮,溫降滯氣,無煩「枳實」之蕩滌實積,故依陳氏以「枳實」易「豆豉」,仿「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意,名「梔子厚朴豉湯」。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數而少力,或大而少力;苔當黃淡而鬆,或中後根有苔,舌端無苔。 |
>【本條之針法】: |
間使﹝PC05,T﹞、勞宮﹝PC08,T﹞、湧泉﹝KI01,T﹞、足三里﹝ST36,︱﹞、公孫﹝SP04,︱﹞。 |
上三穴清心腎,今之所謂誘導法,減低腦部血壓使神經寧靜,引血外行使胸腔清曠也。 下二穴則調撫脾胃,亦即反射法激動腸中機能發生運用力,以治腹滿也。 |
梔子厚朴枳實湯方: |
梔子(十四枚,劈)、厚朴( |
以上三味,以水 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
梔子厚朴豉湯方: |
梔子(十四枚,劈),厚朴( |
以上三味,以水 |
>【本方之主證】:為虛煩﹝vacuity_vexation﹞腹滿﹝abdominal_fullness﹞。 |
《類聚方廣義》云:「下後,心煩﹝vexation﹞,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臥起不安者,世醫動輒以為病尚未盡,有尚用三「承氣湯」等誤治者,此長沙氏之所以有是等方法也。 措治之間,是宜注意。」 |
連絡永康堂
預約專線:
093-40202-65
Skype:YCT0934020265
地址:桃園縣平鎮市廣泰路295號
- Dec 02 Wed 2015 08:00
八十七條: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