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尋源》(清‧呂震名) |
下集: |
四逆散﹝sini_powder﹞: |
柴胡枳實(炙)、甘草(炙)、芍藥。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
加減法。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此湯主之。 沉為在裏。只宜溫裏。此全以脈沉為辨。 又云:少陰病﹝Shaoyin_disease﹞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aversion_to_cold_in_the_back﹞當灸之。此湯主之。 此又以口中和為辨。口中和而背惡寒﹝aversion_to_cold_in_the_back﹞。則非陽邪怫鬱﹝depression﹞之惡寒﹝aversion_to_cold﹞。乃可主以此湯而無疑。 |
此少陰病﹝Shaoyin_disease﹞溫經散寒正治之法。主附子之雄烈。下消腎中之水寒。上資君主之熱化。人參助陽。芍藥和陰。茯苓利竅以逐水。白術燥濕以燠土。並力溫托。絕不加入一毫升散之藥。但使元陽得振而病自解。 |
柯韻伯曰:此與真武湯似同而實異。倍術附。去生薑。加人參。是溫補以壯元陽。真武湯還是溫散而利胃水也。此辨明真武附子。界限卻清。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