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煎導及大豬膽汁之注釋: |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硬」字之上,《玉函》有「大便」二字,是也。﹝《傷寒論》﹞ |
【註】: |
成無己曰:「津液內竭,腸胃乾燥,大便因硬,此非結熱,故不可攻,宜以藥外治導引之。」 |
方有執曰:「竭,亦亡也。」 |
《醫宗金鑒》曰:「大便雖硬,若無滿痛之苦,則不可攻之。」 |
求真按:「陽明病,自汗出,又誤發汗,體液亡失,故尿量減少。今反常而尿利過多﹝小便自利者,即尿利比尋常為多也﹞,體液益失,以致體內涸竭。假令大便雖硬,不可以大承氣湯攻下之,待病者自催便意,宜以蜜煎導及土瓜根、大豬膽汁誘導之。」 |
蜜煎導方: |
蜜七合。 |
上一味,納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攪之勿令焦著,俟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納穀道中,以手急抱之,欲大便時,乃去之。 |
大豬膽汁方: |
大豬膽一枚。 |
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 |
先輩之論說: |
東洞翁此二方定義曰:「治肛中乾燥,大便不通者。」 |
求真按:「當訂正為『治直腸內乾燥,大便不通者』。」 |
《類聚方廣義》蜜煎導條中曰:「傷寒,熱氣熾盛,汗出多,小便自利,津液耗竭,肛中乾燥,硬便不得通者。及諸病大便不通,嘔吐不入藥汁者。老人血液枯燥,大便秘閉,小腹滿痛者,皆宜此方。以蜜一合溫之,改用唧筒射入肛中,較為便利。」 |
求真按:「可知灌腸法中醫早已採用,且其用途與下劑所行,儼然有別,不如西醫之無所分別也。」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