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陽經證-血升、鼻衄:

 太陽經病不解,衛鬱莫泄,升逼營陰,則見衄證。

 以肺主衛氣,開竅于鼻,衛陽遏閉,不得外達,經脈莫容,上尋出路,沖其營血,是以上溢。

 血衄則衛鬱發瀉,亦同汗解,但營血流漓,不無耗喪耳。

陽明傷寒,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方在太陽陽明,于其脈浮發熱,口乾鼻燥之時,早以紫蘇石膏地黃湯瀉衛鬱而涼血熱,則血不上流矣。

紫蘇石膏地黃湯:

 蘇葉﹝三錢﹞、桂枝﹝三錢﹞、杏仁﹝三錢﹞、甘草﹝三錢,炙﹞、石膏﹝三錢,生,研﹞、生地﹝三錢﹞、麥冬﹝三錢﹞、丹皮﹝三錢﹞、生薑﹝三錢,切﹞、大棗﹝三枚,劈,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取汗。﹞

 治寒疫太陽經病不解,血升鼻衄者①。

 治寒疫太陽經病不解,血升鼻衄者:原脫,據蜀本、集成本及前後文例補。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