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素問鈔》 卷中之一 攝生

攝生

 天地能生人,人能養人,全真導氣人自為養也。天地弗與焉。具攝生鈔。

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

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續:知道謂知修養之道陰陽者天地之常道術數者保生之犬倫故修養者必謹先之經曰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續:以理而取聲色芳味不妄視聽也。循理而動不為分外之事老子曰必清必靜無勞爾形無搖爾精乃可長生。

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續:形不妄勞則神內守而與形俱苟或妄動則五臟神氣離去而形骸獨居莫能以盡其天年也。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續:樂色不節則精竭輕用不止則真散故聖人愛精重施髓滿骨堅。

不知持滿,不時御神,

續:言愛精保神如持盈滿之器不慎而動則傾竭、天真時一作解禦神謂保禦神氣也。

務快其心,逆於生樂,

續:快於心之所欲逆害養生之樂

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續:邪乘虛入是謂虛邪竊害中和謂之賊風避之有時謂八節之日及太乙入從中宮朝八風之日也。義具天元玉冊中。

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續:法道清靜精神內守故虛邪不能為害《上古天真論》。

春三月,此謂發陳,

續:春氣發生庶物陳其姿容

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續:天氣溫地氣發溫發相合故萬物滋榮。

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溫氣生寒氣散故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續:春氣發生於萬物之首故被髮緩形以使志意發生也。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續:春氣發生故養生者必順于時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續:春陽布發生之令在人必謹奉天時所謂因時之序也。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續:逆謂反行秋令則肝氣傷矣。夏火王而木廢故病生於夏也。四時之氣春生夏長逆春傷肝故少氣以奉夏長之令也。

夏三月,此謂蕃秀,

續:蕃茂也。盛也。秀華也。美也。物生以長故蕃秀也。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續: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所微下由是則天地氣交也。陽化氣陰成形故萬物華實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愚謂:無嗜臥怠惰以厭棄於日也。

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

續:緩陽氣則物化志意寬則氣泄物化則華英成秀氣泄則膚腠宣通時令發揚故所愛亦順陽而在外。

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續:夏氣揚蕃秀之令在人必敬順天時也。

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續:水勝火故重病冬于冬至之時也。

秋三月,此謂容平,

續:萬物容狀至秋平而定也。

天氣以急,

續:風聲切

地氣以明。

續:物色變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續:早臥避寒露早起欲安寧

使志安甯,以緩秋刑,

續:志氣躁則不慎其動助秋刑急順殺伐生故使志安寧緩秋刑也。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

續:神蕩則欲熾欲熾則傷和氣而秋氣不平調也。故收斂神氣使秋氣平也。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續:亦順秋氣之收斂

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

續:地戶閉塞陽氣伏藏。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續:陽氣下沉故宜周密不欲煩勞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避寒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續:愚按:若有私意妄求於外也。若已有得雖未得若已得不欲擾乎陽觸冒寒氣也。

去寒就溫,無泄

汗也。

皮膚,使氣亟奪。

泄皮膚擾乎陽也。擾乎陽則上文四者伏匿之類皆不遂其所若矣。此奪其氣也。

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續:生謂動出也。陽氣不出內郁於肝則肝氣混揉變而傷矣。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續:洞謂中空也。陽不外茂內薄於心燠熱內消故心中空也。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續:太陰行氣主化上焦故肺氣不收上焦壅滿○《太素》作焦滿。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續:獨沉《太素》作濁沉愚謂:沉痼而病也。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續:時序營運陰陽變化生育萬物故為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春夏養陽即上文養生養長之謂秋冬養陰即上文養收養藏之謂是故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惟聖人善養之以從其根也。

 

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

愚謂:沉浮猶出入也。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續:是失四時陰陽之道也。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

重也。

疾不起,是謂得道。

續:得養生之道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

當作悖。

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愚謂:格者捍格也。謂身內所為與陰陽相捍格也。《四氣調神論》。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陰者五神臟也。宮者五神之舍也。言五神所生本資於五味五味宣化各湊于本宮雖因五味以生亦因五味以損蓋為好而遏節乃見傷也。

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酸收也。王注:多食酸令人小便不利則肝多津液津液內溢則肝葉舉脾氣絕而不行何者木制土也。

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鹹:軟也。王注:多食鹹令人肌膚縮短又令心氣抑滯不行何者鹹走血歸腎故大骨如勞乏也。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甘緩也。王注:多食甘甘性滯緩令人心悶喘滿而腎不平何者土抑水也。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苦堅也。愚謂:苦性堅燥脾被苦燥而不濡潤胃為苦堅而不柔虛。故曰:濃也。濃者敦濃也。壅滿也。經雲土太過曰敦阜是也。

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辛潤也。愚謂:沮消沮也。弛廢弛也。央殃也。病也。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精,

精精強也。

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生氣通天論。

帝曰: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抑,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寃,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麤:ㄔㄨ,同粗。】

續:陽勝故能冬熱甚故不能夏能奴代反。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

續:厥氣逆也。

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曰:調此二者奈何?

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此二者首問法陰陽答不言陰陽之所法而言陰陽更勝之變次問調此二者然後言七損八益之道七八謂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絕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八八而天癸終損益陰陽海滿而去血女子之常也。滿而不去則有壅遏之虞月事以時下則不失其常故七欲其損陽應合而瀉精男子之常也。佚而無節則有耗憊之患持盈守成不妄作勞所以益之之道也。故八欲其益是故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其節也。此所謂法陰陽也。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

知謂知七損八益。

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同出謂人之生自幼至壯壯而老皆由乎陰陽天癸之始終自然消長之道也。名異謂知之者謹於節養以順受其正不知者溜溜循欲以戕伐其真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此之謂也。

愚者不足,

不足于知

智者有餘。

知之有餘

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惔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陰陽應象論》。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