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烏梅:
味酸,性澀,入足厥陰肝經,下衝氣而止嘔,斂風木而殺蛔。
《傷寒》烏梅丸:
烏梅(三百個)、乾薑(十兩)、細辛(六兩)、人參(六兩)、桂枝(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黃連(一斤)、黃柏(六兩)。
治厥陰病,氣上衝心,心中疼熱,消渴,食即煩生,而吐蛔者。
以水寒土濕,木氣鬱遏,則生蛔蟲。
木鬱風動,肺津傷耗,則病消渴。
木鬱為熱,衝擊心君,則生疼熱。
臟腑下寒,蛔移膈上,則生煩嘔。
嘔而氣逆,衝動蛔蟲,則病吐蛔。
烏梅、薑、辛,殺蛔止嘔而降衝氣,
人參、桂、歸,補中疏木而潤風燥,
椒、附暖水而溫下寒,連、柏瀉火而清上熱也。
烏梅酸澀收斂,瀉風木而降衝擊,止嘔吐而殺蛔蟲,善醫蛔厥之證。
其諸主治,止咳嗽,住泄利,消腫痛,湧痰涎,瀉煩滿,潤燥渴,散乳癰,通喉痹,點黑痣,蝕瘀肉,收便尿下血,止刀箭流血,松霍亂轉筋,開痰厥牙閉。
醋浸一宿,去核,米蒸。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