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胎症:
婦人有孕號兼胎,都是三陽痞塞來,只是有餘無不足,要分血氣兩家災。
此症專言婦人有孕而目病也。其病多有餘,要分在血在氣分之不同,在氣分則有如旋螺泛起,瞳神散大等症,在血分則有如瘀血凝脂等症,蓋其痞隔,陰陽澀滯,與常人病眼不同,為病每多危急,人不知慮,屢見臨重而措手不及,內伐又恐傷胎洩氣,不伐又源不清,事在兩難,善用內護外劫之治,則百發百中矣。如治胎前目病,不厭疏利,但避硝黃等峻藥,破血及泄小腸之劑勿用。
《經》云: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或以白術黃芩固胎之藥監製之藥佐之,則無礙矣。
宜服:
保胎清火湯:
黃芩(一錢二分)、砂仁、荊芥穗、當歸身、白芍、連翹、生地黃、廣陳皮(各一錢)、川芎(八分)、甘草(三分);
上銼劑。白水二鐘。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簡易知母飲:
治妊娠心脾壅熱,目赤咽膈渴苦,煩悶多驚。
赤茯苓、黃芩、麥冬肉、知母、桑白皮、黃芪、細甘草(各等分);
上銼劑。白水二鐘。煎熱去滓。再入竹瀝一小鐘。碗內沖服。
天門冬飲子:
治蘊熱,忽然兩目失明,內熱煩燥,一應熱症。
羌活、白茯苓、人參(各八分)、天門冬(去心)、知母(鹽水制)、茺蔚子(各一錢二分)、防風、五味子(各五分);
上銼劑。白水二鐘。煎至八分。去滓熱服。
芎蘇散:
治孕婦外感風寒,渾身壯熱,眼花頭昏如旋,此蓋為寒克於脾胃,傷於榮衛,或露背當風取涼,致令眼疼頭痛,憎寒發熱,甚至心胸煩悶,大抵胎前二命所系,不可輕易妄投湯劑,感冒之初,止宜芎蘇表其邪氣,其病自癒。
紫蘇、川芎、麥冬肉、(去心)、白術、陳皮、乾薑(炒黑)、白芍藥(各一兩)、甘草(五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薑三片。蔥頭三段,水煎溫服。
消風散:
治孕婦頭旋目昏,視物不見,腮項腫核,蓋因胎氣有傷,熱毒上攻,太陽沉痛,嘔吐,背項拘急,致令眼昏生花,若加痰壅,危在片刻,急宜服之。
石膏、防風、甘菊花、羌活、川芎、荊芥、羚羊角、當歸、白芷、甘草、大豆黃卷(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細茶調,食後服。
天冬飲子:
治孕婦將臨月,兩目忽然不明,燈火不見,頭痛目昏,腮項腫滿,不能轉頸,此症為懷孕多居暖閣,或烘火過熱,衣被臥褥,伏熱在內,或服補藥及熱物太過,肝臟壅極,致令胎熱。
天門冬、知母、茺蔚子、防風、遼五味、茯苓、熟地黃、羌活、荊芥穗、川芎、白芍藥、當歸;
上等分、銼劑,生薑三片。白水二鐘。煎,食後服。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