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宇宙的穴位

 論述完了舍利子,是時候探討一下那些促成舍利子的產生以及能夠與宇宙交通的穴位了。

 

 每晚臨睡前用溫水洗腳15分鐘,然後靜坐在床上,用雙手心的勞宮穴對準雙腳心的湧泉穴,揉搓100下,能使睡眠自然安穩。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勞宮穴屬心包經,是人與天地外氣溝通的主穴;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有安心寧神作用。對準揉搓,則能使心腎交通,自然能使睡眠安穩。

 

 那麼,人體的穴位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與天地萬物交通的呢?依然是以微波能量的方式進行交通的。所以只要雙手心的勞宮穴對準雙腳心的湧泉穴,他們就能夠進行交通了,並且,由於這兩列波的頻率不同,所以他們之間不會互相干擾。相反地,由於心包屬陽,腎經屬陰,而他們的微波也分別呈現陰陽的狀態,通過穴位來讓他們進行交通,實質是令人體的陰陽進行交通,做到陰陽調和,自然能使睡眠安穩。

 

 我們從上述的「舍利子」外在表現出磁場可見,人體並不像我們解剖學中所描述的那樣密閉和獨立,其實人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人腦具有電波發射與接收的能力,不但能接收也能傳送思想資訊,也容易受到大氣層中電荷的影響。其主要的出入口就在於人們所熟知的穴位。按部位來說,人體第一重要穴位百會穴有點類似七鰓鰻的頂眼和一些蜥蜴的單眼。而動物學中也提到七鰓鰻的頂眼及那些蜥蜴的單眼與這些動物的日週期活動有密切關係。動物學還進一步描述這些頂眼和單眼都與松果體聯繫著,由此我們可以推知我們人體也應有第三只眼與松果體連接。考古學家發現遠古時代人頭顱骨具「第三只眼」。而英國皇家科學院發現大腦前部有一隻眼睛的委縮點。很明顯我們那只眼與第六感有密切關係,但由於我們長期沒有使用而退化,同時它的功能則由松果體繼承。從小孩的靈感往往比老人多,創造性比老人強的角度我們也可以一定程度地證實人體與外界聯繫的大驛站就是松果體。

 

《淮南子》講:「孔竅四肢皆通於天。」「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

 

 這裏所謂的孔竅就是我們所說的穴位。「皆通於天」這四個字是概要地講了「天人合一」的道理。「天人」怎麼合一?就是直接與人體「經絡」有關。同時要明白「合一」是要有「通道」,要有「門」。道家養生學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即是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天體是一個大宇宙,大宇宙與小宇宙是「相通」的,方能「合一」。《太平經》講:天地宇宙是萬物大生命的根源,日月與地球便是這個大生命分化出的小生命,人與萬物更是天地間分化出的小生命,無論是大小生命,他們根源同體,生命活動的法則、大小生命的原動力都是氣機變化的作用。「氣機的作用」,這是點破了作用即在氣通經脈。中國道家內丹學直到唐代,道家呂純陽綜百家之長,擺脫了煉外丹的影響.而步人了修丹道氣走經脈,以打通任督兩脈,使人體內氣運行氣脈中迴圈不息,所以道家養生學玄機是一個「通」字。「通」的關鍵是要通任督兩脈,任督通才能百脈通。由此可見人體經脈即是通過「氣機」的作用實現天人相通。為此,丹道養生的玄機就是一個通字。「通道」是人體的經脈。那麼,《淮南子》講:「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這個「孔」與「門」在那裏呢?要解出這個孔,與「門」的玄機,就是與人體任督兩脈相交匯合點有關。督脈是人體陽脈之海,任脈是人體陰脈之海,任督兩脈在人頭頂心「百會穴」相交。靈動「百會穴」任督通。《道德經》講:「天門開闔」,「明白四達」。人體「天門」打開了,人體有可能與大宇宙交換能量資訊,實現了氣機「天人合一」。

 

 當百會穴把這些能量吸收利用後,這些釋放了能量後粒子作為廢物又經特定路徑傳送至特定部位排出體外。如果廢粒子在體內蓄積並阻塞通道則必然至人疾病、衰老、死亡。這是中醫「經絡阻塞,百病從生」的病理基礎。現代醫學也早就發現疾病和衰老的病理改變,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膠原蛋白變性。而疏通經絡、逆轉變性的膠原蛋白又是中醫獨有的、難以取代的優勢,所以,過去、現在和將來,西醫都不可能取代中醫。

 

 接下來的問題是,通過百會穴產生的那些釋放了能量後作為廢物的粒子是經哪些特定路徑傳送至什麼部位而排出體外的呢?是經過任督二脈自成獨立的循環系統然後經過會陰穴而排出體外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不妨將經絡追溯至只有任督二脈的遠古初期,那時候只有百會與會陰二穴首尾相對。同時要注意的是,最初的百會穴是在生物體的嘴竅附近形成的,而會陰穴則是在相當於現在的肛門附近而產生的,他們自始至終擁有著這種陰陽相對的性質。但又必須說明的是,儘管百會與會陰二穴具備相對的特性,就不能斷定會陰穴與宇宙交通的功能就是排泄廢物。因為任何穴位都具有開合的性質,除了排泄廢物,會陰穴也具有吸收宇宙微波能量的功能,至少它必須吸收足夠的能量才有能力開展其開合機制,才能夠完成排泄廢物的獨特使命。只不過與百會穴相比,它更偏向與更多地排泄廢物而已。

 

 由於宇宙微波是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的,所以穴位也是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的,出現這樣的結果是由於方便吸收宇宙微波所導致的。這也是為什麼舍利子大多是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的原因。同時,這也是人頭或者耳朵以及植物的葉子等之所以呈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