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近代,承淡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一百零一條:病發熱﹝fever﹞,頭痛﹝Headache﹞,身體疼痛﹝generalized_pain﹞,若汗之不差,而脈反沉,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本條為捨證從脈治法之例。

【解曰】:

 「太陽病﹝Taiyang_Disease﹞」,發熱﹝fever﹞,頭痛﹝Headache﹞,身體疼痛﹝generalized_pain﹞,法當汗之,而汗之病不差,其脈從浮緊而為沉者,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病發熱﹝fever﹞,頭痛﹝Headache﹞,為「太陽證﹝Taiyang_Syndrome﹞」,其脈應浮,而脈反沉,足見裏寒之候,依法為「麻黃附子細辛湯症」,而下文言當救其裏,宜「四逆湯」,則湯與證不合,故各家僉言有脫簡。

 《醫宗金鑑》謂:身疼痛之下當有下利清穀﹝clear-food_diarrhea﹞,方合當溫其裏之文。

 柯韻伯謂:是「太陽」之表證而得「少陰」之裏脈,當以「麻黃附子湯」發之,不差,下利清穀﹝clear-food_diarrhea﹞,身體疼痛﹝generalized_pain﹞,不可更汗,當溫其裏,宜「四逆湯」。

 因此湯本氏改為「病發熱﹝fever﹞,頭痛﹝Headache﹞,脈反沉,則與『麻黃附子細辛湯』。

 若不差,而身體疼痛﹝generalized_pain﹞,下利清穀﹝clear-food_diarrhea﹞,則當救其裏,宜『四逆湯』。」如此改正,亦合病理。

 陳遜齋:則改為「病發熱﹝fever﹞,頭痛﹝Headache﹞,身體疼痛﹝generalized_pain﹞,若汗之不差,脈反沉,當救其裏,宜『四逆湯』。」更較清簡,因從之。

 原文「若不差」,為汗之不差,抑下之不差,原文含糊。

 「身體疼痛﹝generalized_pain﹞」亦不合當救其裏之條件,文次凌亂而有闕文,一望而知,然不越上述二條改正之範圍,以遜齋所改者,較為合理。

 蓋不論「麻黃湯」發汗﹝sweating﹞,或「麻黃附辛」溫經發汗﹝sweating﹞,皆不致成下利清穀﹝clear-food_diarrhea﹞也。

>【本條之舌證】:當質淡苔白。

>【本條之針法】:

 風池﹝GB20,T﹞、風府﹝DU16,T﹞、合谷﹝LI04,T﹞、經渠﹝LU08,T﹞、關元﹝RN04,X﹞。

 「風池﹝GB20﹞」、「風府﹝DU16﹞」解散頭部充血,疏通經絡以止頭痛﹝Headache﹞。

 「合谷﹝LI04﹞」、「經渠﹝LU08﹞」,取汗退熱﹝abate_heat﹞。

 灸「關元﹝RN04﹞」則強壯心腎元氣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新年快樂,永康堂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