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近代‧承淡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四十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本條為表證未解,喘而胸滿者之治法。

>【解曰】:

 「太陽」與「陽明」合病,其主證見喘而胸滿者,不可用下劑,宜「麻黃湯」發汗﹝sweating﹞解表平喘。

 本條於證狀敘述欠詳明,祇言喘而胸滿,殆為本病之主要點。

  其曰:「不可下」,殆恐人誤認為裏實證而用下法。

 「承氣湯」中有一條「喘而腹滿者,大承氣湯主之。」胸膺屬「陽明」之部。

 胸滿,恐人誤認為「陽明」之實,取腹滿而喘之例與下法也。

 仲師特提出叮嚀,不可誤為裏實之意歟。

然則本條喘而胸滿用「麻黃湯」之理如何?

 曰:就「麻黃湯」之主證研究,此病必為發熱﹝fever﹞,無汗﹝adiaphoresis﹞,體痛,惡寒﹝aversion_to_cold﹞而喘兼胸滿。

 其不言上述之證狀者,即以「太陽」二字括之。

 以胸滿為「陽明」之部分病證,遂以「陽明」二字出之,其實本條仍為「太陽病﹝Taiyang_Disease﹞」。

 胸滿為「太陽」不解所引起者,並非「太陽」與「陽明」同時合病也,與三十六條「太陽」與「陽明」合病用「葛根湯」者同一意義。

 完全屬「太陽」無汗﹝adiaphoresis﹞所引起,以「太陽」受風寒束縛,汗孔閉塞,內部之濁熱不得外泄,於是集向肺部奔湧,聚集於胸腔,肺之氣泡儘量擴張容納濁熱,向外呼放,形成喘證。

 肺因儘量擴張,壓迫膈膜向下,肋骨弓亦隨肺之擴張而擴張,於是胸骨肋骨之下部,備受壓迫而覺脹滿,故此項脹滿,為無汗﹝adiaphoresis﹞而喘所引起,不能與腹內腔有裏熱、食滯、水飲等所產生之毒氣毒素而脹滿者誤混。

 本條所以用發汗﹝sweating﹞之法也,汗出﹝sweating﹞表解,則喘滿立已。

 若誤用下法,勢必成為結胸。

>【本條之脈證、舌證】:當與上條同。

 若果有「陽明」裏實之證狀者,苔必見黃,脈必見數大。

>【本條之針法】:與上條同,因有胸滿,加針「內關﹝PC06﹞」。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