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科學化新註》(近代‧承淡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三十條:「太陽病﹝Taiyang_Disease﹞」,發熱﹝fever﹞,惡寒﹝aversion_to_cold﹞,熱多寒少,煩燥﹝vexation﹞,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主之。

 本條為「太陽」「陽明」合病治法之一。

>【解曰】:

 病在「太陽」,發熱﹝fever﹞重而惡寒﹝aversion_to_cold﹞少,更因熱多而發生煩燥﹝vexation﹞,宜「桂枝二」以治中風,「越婢一」以解外寒,以清裏熱,而主治之。

 若脈見微弱者,則發熱之熱為假熱,惡寒﹝aversion_to_cold﹞之寒為真寒,煩燥﹝vexation﹞為陽虛,涉於「少陰病﹝Shaoyin_Disease﹞」陽虛之證矣,不宜「桂枝二越婢一」之發汗清熱劑矣。

 因此為無陽之證也,不可發汗,特指出而叮嚀之。

 本條原文無「煩燥﹝vexation﹞」二字。

 柯韻伯曰:「不煩不燥,何得妄用『石膏』?」可見應有

 「煩燥﹝vexation﹞」二字,與方證乃合。

 且「越婢湯」之組織與「大青龍湯」之組織相合,其主證為不汗出﹝sweating﹞而煩燥﹝vexation﹞,以「麻黃」發汗散外寒,以「石膏」除煩清裏熱,故本條用「越婢」,當有「煩燥﹝vexation﹞」二字。

 章虛谷曰:「此條經文宜作兩截看,『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句,是指熱多寒少句來,今為煞句,是漢文鼎轉法也。」

 湯本求真氏亦云:「『桂二越一』當承『熱多寒少』而解。」二家所見誠是,茲當移植在煩燥﹝vexation﹞下解。

 「脈微弱者」至「不可發汗」為另一節,仲景所以禁示於人也。

 無陽,為無表證也。無表證,故不可發汗。

 山田氏云:「『無陽』當作『亡陽﹝yang_depletion﹞』」,實誤也。

 彼雖指明「陽」為人身之「元氣」,誠是,但本條之「無陽」,只可稱為「陽虛」,不可稱為「亡陽﹝yang_depletion﹞」。

 「亡陽﹝yang_depletion﹞」應有大汗出﹝great_sweating﹞,體溫低,調節機能失去活力,乃可稱「亡陽﹝yang_depletion﹞」。

 柯韻伯曰:「考『越婢湯』比『大青龍』無『桂枝』、『杏仁』,與『麻黃杏仁石膏湯』同為涼解表裡之劑。

 此不用『杏仁』之苦,而用『薑』、『棗』之辛甘,可見治『太陽』『陽明』合病,熱多寒少而無汗者﹝adiaphoresis﹞,猶『白虎湯證』背微惡寒﹝aversion_to_cold﹞之類,而不可以之治脈弱無陽之證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而有力;舌為質紅,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合谷﹝LI04,T﹞、經渠﹝LU08,T﹞、曲池﹝LI11,T﹞、間使﹝PC05,T﹞、足三里﹝ST36,T﹞、內庭﹝ST44,T﹞。

 以

 「間使﹝PC05﹞」除煩。

 「足三里﹝ST36﹞」、「內庭﹝ST44﹞」、「曲池﹝LI11﹞」退熱﹝abate_heat﹞。

 「經渠﹝LU08﹞」、「合谷﹝LI04﹞」發汗。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芍藥、甘草(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二銖)、大棗(四枚,劈)、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右七味,㕮咀﹝chewing﹞,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方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本方之主證】:為發熱﹝fever﹞,惡寒﹝aversion_to_cold﹞,頭痛﹝Headache﹞,熱多,寒少,無汗﹝adiaphoresis﹞,煩燥﹝vexation﹞,脈浮有力者。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