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醫必辨》(清‧李冠仙)

 論讀醫書之難:

甚哉!

 讀書之難,無過於醫書矣。

 我輩學文,必先讀書,所讀不外於十三經。

 其書皆聖賢刪定,無敢改易,即後賢注釋,間有不同,不至過於差謬,況有欽定十三經注疏,果能誦習,即是通人,雖外有諸子,不過以供博雅,不能惑亂所宗主也。

 乃若醫者,自神農時先師祖僦貸季造《上經》,今僅存七十字,喻西昌雖注釋之,已不足用矣,自當以軒歧《內經》為宗主。

 其書精深奧妙,非聖賢不能創作,後學本難領會。

 唐王太僕,諱冰,號啟元子,始有撰注,加以宋高保衡、林億輩補注。

 學人從此究心,臨症時引經斷症,可以無誤。

 乃自成無己另為注釋,從此注《內經》者又增十數家,勉強增易,其意不過攀龍附驥,借此傳名,其實未必善於王注,徒令後學無所適從。

至後漢張仲景先師,天生醫中聖人。

 其《傷寒論》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實為醫方之祖。

 後世醫﹝physician_of_long_family_tradition﹞方,不可以數計,而總不能出其範圍。

 惟其書文義古奧,不易明通,必有資於注釋。

 乃自成無己注釋後,接踵者幾至百家,議見多歧,有如聚訟,徒亂人意。

 予讀至喻氏《尚論篇》,以為明白曉暢矣。

 乃見柯氏三書,彼又以喻氏為歧說,意在菲薄前人,則後來居上。

 其實柯氏實不及喻氏,即其書不以六經名篇,而以症名篇,自覺得仲景心法,然乎否乎?

予以為《內經》竟以王注為主。

 我輩診病,非同考據。

 每診一症,但有經文一二句可靠,即可無訛,惟在《內經》要語能熟記耳!

 近如李士材《內經知要》、汪庵《靈素類纂》,果能熟讀,盡彀診病。

 如看注疏,近有薛一瓢《醫經原旨》,以王注為主,間有采擇各家,兼有案說,可謂盡善。

 至《傷寒論》究以喻嘉言《尚論篇》為善,其書深入顯出,非天人交盡者不能。

 必要參看各家,則有本朝《醫宗金鑒》,以成注為主,而各家可取者,無不備載。

果能考核,即是通醫,亦不必泛求注疏也。

 我輩作文,責簡煉以為揣摩,學醫亦如之。

 安見難讀者,不幾于易讀哉?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