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清‧尤在涇)

 卷五 少陽篇:

 少陽權變法 第二:

 柴胡桂枝乾薑湯證 一條: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脇滿﹝chest_and_rib-side_fullness﹞。微結。小便不利﹝Dysuria﹞。渴而不嘔。但頭汗出﹝head_sweating﹞。往來寒熱﹝alternate_attacks_of_fever_and_chill﹞。

心煩者﹝vexation﹞。

 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王叔和本在太陽篇中。今移置此。

汗下之後。胸脇滿﹝chest_and_rib-side_fullness﹞微結者。邪聚於上也。小便不利﹝Dysuria﹞。渴而不嘔者:熱勝於內也。傷寒汗出。周身。人靜不煩者:為已解。但頭汗出﹝head_sweating﹞而身無汗。往來寒熱﹝alternate_attacks_of_fever_and_chill﹞。心煩者﹝vexation﹞。為未欲解。夫邪聚於上。熱勝於內。而表復不解。是必合表裏以為治。柴胡、桂枝。以解在外之邪。乾薑、牡蠣。以散胸中之結。

 栝蔞根、黃芩。除心煩﹝vexation﹞而解熱渴﹝heat_thirst﹞。炙甘草佐柴胡、桂枝以發散。合芩、栝蔞、薑、蠣以和裏。為三表七裏之法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乾薑(二兩)、黃芩(三兩)、栝蔞根(四兩)、牡蠣(三兩,熬)、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

復服汗出愈。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