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補例》(清‧周學海)

 卷下:

 發汗別法:

別法:非通法也。我獨用之。聊記以備一格焉。

 予脾肺氣弱。久困濕邪﹝dampness_pathogen﹞。平時常苦體重、氣短而脈遲。及患感冒如傷寒瘧疾之類。即心氣迫塞難堪。

 急用:防風、浮萍、二活、威靈仙、水葒子苦、杏仁、牛膝。甚者加麻黃、川芎、炒白芷。

 因有便血證﹝hematochezia﹞。不敢犯細辛桂枝。

 又加:炒白芥子、石菖蒲、焦山楂以開痰。桃仁、茜草以和血。貫眾老鸛草以化濕。

 慮中氣之不充也。酌加山藥、龍骨、薺、菟絲子以助脾肺。

 慮元氣之不固也。

 又加:桑螵蛸、冬蟲夏草、龜版以安下元。邪氣漸退。即加牡蠣、鱉甲以和肝。而防虛陽上越。屢試輒效。且無病後虛弱。久待調理之患。

 又嘗:治木匠某。

 感冒發熱﹝Fever﹞。根據常力作不休。數日困極求診。呼吸喘促。臘槁無汗。身熱﹝generalized_heat﹞如焚。久撫反涼。六脈浮﹝floating_pulse﹞散。僅在皮毛。不分起伏。一息不知十幾至也。

 若以正汗法發之。必汗出而氣脫。

 破故紙、益智仁、並鹽水炒菟絲子、淮山藥、巴戟天、狗脊、牛膝、木瓜、山萸肉。加羌防、麻辛一劑。天明得汗。脈息勻調矣!

 汗漏不止。以附子桂枝湯與之。遂愈。此勞力傷寒重證也。帶病力作勞。傷筋骨。元氣外越。不能歸窟。故不僅助脾肺。

 而必注意肝腎。

 大凡汗出。不徹以致邪浮正結。相搏於皮毛之間。必先斂之。

 而後發之何者?

陰陽開合之機。必先一。而後能一噓也。此中微妙。全在會心。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