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藏經》(東漢‧華佗)

 卷上:

 論癰疽瘡腫 第四十一:

夫癰疽瘡腫之所作也,皆五臟﹝the_five_Zang_organs﹞、六腑﹝Six_Fu_Organs﹞,畜毒不流則生(本作皆有)矣,非獨因榮衛壅塞而發者也。

 其行也有處,其主也有歸,假令

 發於喉舌者,心之毒也;

 發于皮毛﹝skin_and_hair﹞者,

 發於肌肉者,脾之毒也;

 發於骨髓者,腎之毒也(闕肝毒);

 發于下者,陰中之毒也;

 發于上者,陽中之毒也;

 發於外者,六腑﹝Six_Fu_Organs﹞之毒也;

 發於內者,五臟﹝the_five_Zang_organs﹞之毒也。

 故內曰壞,外曰潰,上曰從,下曰逆。

 發於上者得之速,發於下者得之緩,感于六腑﹝Six_Fu_Organs﹞則易治,感於五臟﹝the_five_Zang_organs﹞則難瘳也。

 又,

 近骨者多冷,近虛者多熱。

 近骨者久不愈,則化血成蠱。

 近虛者久不愈,則傳氣成漏。

 成蠱則多癢而少痛,或先癢後痛。

 成漏則多痛而少癢,或不痛或不癢。

 內虛外實者,多癢而少痛。

 外虛內實者,多痛而少癢。

 血不止者則多死,膿疾潰者則多生。

 或吐逆無度,飲食不時,皆癰疽之使然也。

 種候萬(一一作多),端要憑詳,治療之法,列在後篇。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