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卷末 【附】附王叔和《傷寒例》:

【附】附王叔和《傷寒例》:

叔和《傷寒序例》,悖謬之至,而傳流千古,遂成傷寒祖派。

 程氏應旄郊倩,解經義以辟之,甚有識悟。

 惜其議論多疵,削而正之,存其梗概,以破醫書承襲之訛。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

 其傷于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為溫病﹝warm_disease﹞,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者,皆繇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斗曆占之。

九月霜降節﹝Frost’s_Descent﹞後,宜漸寒,向冬大寒。

 至正月雨水節﹝rain_water﹞後,宜解也。

 所以謂之雨水者﹝rain_water﹞,以冰雪解而為雨水﹝rain_water﹞故也。

 至驚蟄﹝Waking_of_Insects﹞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

 從霜降﹝Frost’s_Descent﹞以後,至春分﹝Spring_Equinox﹞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cold_strike﹞即病者,謂之傷寒也。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

 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

 冬溫複有先後,更相重遝,亦有輕重,為治不同,證如後章。

從立春節﹝Beginning_of_Spring﹞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于冬時伏寒,變為溫病﹝warm_disease﹞。

從春分﹝Spring_Equinox﹞以後,至秋分節﹝Autumn_Equinox﹞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

 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

 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氣,于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也。

 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

 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者,各正一氣耳。

 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

 是以冬至﹝Winter_Solstice﹞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Summer_Solstice﹞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

 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

 陰陽交﹝yin-yang_interlocking﹞易,人變病焉,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

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是以春傷于風,夏必饗泄,夏傷于暑,秋必病瘧,秋傷于濕,冬必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

 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素問·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因于露風,乃生寒熱。

 是以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夏傷于暑,秋病痎瘧。

 夏秋傷于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冬傷于寒,春必病溫。

 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金匱真言論》: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溫。

 冬時寒水蟄藏,陽氣下潛,人于此際,宜順天時,以藏水精。

 精藏則相火﹝ministerial_fire﹞不泄,坎陽乃秘。

 若冬不藏精,坎陽洩露,相火﹝ministerial_fire﹞蒸炎,孔竅常開,是以易傷于寒。

 寒束皮毛,相火﹝ministerial_fire﹞莫泄,雖當冬時,實行夏令。

 及其冬去春來,襲以溫風,開其皮毛,風愈欲泄,氣愈欲閉。

 衛氣一閉,遏其營血,鬱熱燔蒸,溫病﹝warm_disease﹞作矣。

 故曰冬傷于寒,春必病溫。

 冬傷于寒者,因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者,因于冬傷于寒。

 蓋腎精不藏,相火﹝ministerial_fire﹞洩露,外寒閉其內熱,是以春時得風,必成溫病﹝warm_disease﹞也。

叔和但據白文有冬傷于寒,春必病溫之語,仲景《傷寒》中,殊未拈出,便從無中生有,演出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為溫病﹝warm_disease﹞,至夏變為暑病,春夏溫熱,皆由冬時觸寒所致,甚屬荒陋之說矣。

 程氏此節未妥,酌改之。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

 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

 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

 今搜采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

 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凡傷于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于寒而病熱者,必死。

程氏曰:《素問·熱論》黃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

 不知其解,願聞其故。

 熱病為傷寒之類,其與傷寒,自是兩病可知。

蓋傷寒有統屬之傷寒,有分隸之傷寒病。

 凡病從皮毛得而屬于太陽經者,皆得謂之傷寒。

 于太陽經中,有發熱惡寒,頭身痛,骨節疼﹝joint_pain﹞,無汗﹝adiaphoresis﹞而喘,脈陰陽俱緊者,方得名為傷寒病。

 其外風、暑、濕、熱等病,不必如傷寒,此一病之脈證,而為傷寒之類則一,故謂熱病為傷寒之類則可,謂傷寒為熱病則不可。

熱論: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其易溫云熱者,以夏至﹝Summer_Solstice﹞前為溫,夏至﹝Summer_Solstice﹞後為暑,溫不足該之,而有熱無寒則均。

 傷寒必惡寒,表雖熱而裏無熱,溫病﹝warm_disease﹞一起,表裏俱熱,挨經而日增劇。

 勢之難遏,似不同于傷寒,然勢雖從經過,未連及臟,故熱雖甚而不死。

 叔和加一凡字,將寒傷營之病,混作熱病,而以熱雖甚之熱,混傷寒發熱之熱,由此淆黑白而為一矣。

熱論:兩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兩感者,冬不藏精,相火﹝ministerial_fire﹞發洩,故冬去春來,風露外襲,鬱其內熱,感應更速,于是表裏雙傳,此其陽亢陰枯,更甚于前,是以不免于死。

 程氏此節未妥,改之。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DU16﹞,故頭項痛,腰脊強。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于目,故身熱﹝generalized_heat﹞、目痛﹝eye_pain﹞、鼻乾﹝dry_nose﹞,不得臥。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脇,絡于耳,故胸脇痛﹝Hypochondriac_Pain﹞而耳聾﹝deafness﹞。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于腑,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而嗌乾﹝dry_throat﹞。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Tongue_Root﹞,故口燥舌乾﹝dry_mouth_and_tongue﹞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其脈循陰器﹝genitals﹞,絡于肝,故煩滿﹝Bothersome_full﹞而囊縮﹝retracted_scrotum﹞。

 此三經皆受病,已人于腑,可下而已。

若兩感于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Headache﹞、口乾﹝dry_mouth﹞,煩滿﹝Bothersome_full﹞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身熱﹝generalized_heat﹞,不欲食﹝anorexia﹞,譫語﹝delirious_speech﹞,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deafness﹞、囊縮﹝retracted_scrotum﹞而厥,水漿不入﹝inability_to_get_water_or_fluids_down﹞,不知人者,六日死。

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營衛不拈行,腑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于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Headache﹞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yangming_disease﹞,身熱﹝generalized_heat﹞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shaoyang_disease﹞,耳聾﹝deafness﹞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taiyin_disease﹞,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Shaoyin_disease﹞,渴止,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jueyin_disease﹞,囊縱﹝retracted_scrotum﹞,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程氏曰:熱論,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taiyang﹞受之。

 巨陽者﹝taiyang﹞,諸陽之屬也,故為諸陽主氣也。

 其脈連于風府﹝DU16﹞,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于目,故身熱﹝generalized_heat﹞、目痛﹝eye_pain﹞、鼻乾﹝dry_nose﹞,不得臥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脇絡于耳,故胸脇痛﹝Hypochondriac_Pain﹞而耳聾﹝deafness﹞。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而嗌乾﹝dry_throat﹞。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Tongue_Root﹞,故口燥舌乾﹝dry_mouth_and_tongue﹞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genitals﹞而絡于肝,欲煩滿﹝Bothersome_full﹞而囊縮﹝retracted_scrotum﹞。

熱病之狀,類于傷寒者,以六經之所主,及其脈之所挾、所絡、所循、所布、所貫、所系皆同。

 究競傷寒是寒,熱病是熱,類中自有不類處。

 人當于此,別其源頭也。

一日巨陽﹝taiyang﹞受之,頭項痛,腰脊強,類也,其不類者,傷寒必惡寒,此不惡寒,表裏皆熱故也。

 二日陽明受之,身熱﹝generalized_heat﹞、目痛﹝eye_pain﹞、鼻乾﹝dry_nose﹞,不得臥,類也,其不類者,傷寒有胃家之虛,熱病皆胃家之實,有熱無寒故也。三日少陽受之,胸脇痛﹝Hypochondriac_Pain﹞而耳聾﹝deafness﹞,類也,其不類者,傷寒則往來寒熱﹝alternate_attacks_of_fever_and_chill﹞,此不往來寒熱﹝alternate_attacks_of_fever_and_chill﹞,有半表熱無半裏寒故也。

 傷寒三陽經屬熱,三陰經屬寒,熱病則三陽三陰只有熱而無寒。

 蓋此熱自冬不藏精,而傷于寒時,已從藏氣釀成,至春陽發動,從前所釀之藏氣,盡成病氣,分佈出來,雖經絡有陰陽之不同,而所受者,只此陽熱之一氣為布現。

 四日太陰受之,則腹滿﹝abdominal_fullness﹞、嗌乾﹝dry_throat﹞,全不類傷寒腹滿﹝abdominal_fullness﹞、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食不下之太陰也。

 五日少陰受之,則口燥舌乾﹝dry_mouth_and_tongue﹞而渴,絕不類傷寒脈微細,但欲寐﹝somnolence﹞之少陰也。

 六日厥陰受之,則煩滿﹝Bothersome_full﹞而囊縮﹝retracted_scrotum﹞,絕不類傷

寒食不下,食即吐蛔﹝vomiting_ascaris﹞之厥陰也。

 視傷寒不啻天壤,豈容混哉!

叔和將傷寒混入熱病,遂于三陽經加尺寸俱浮、尺寸俱長、尺寸俱弦之脈,于三陰經加尺寸俱沉細、尺寸俱沉、尺寸俱沉緩之脈。

 彼見經無脈法,遂恣其杜撰,不知熱病之脈,經文已于後篇評熱論補出脈躁疾三字矣,即仲景論中脈數急為傳之數急字也。

 數急字,緊,對論中脈若靜者,為不傳之靜字,看浮、長、弦、沉、細、緩,皆不傳之靜脈,與傳經之熱病何涉!

熱病經雖傳,而所傳者無非熱,首尾止是一病,故數急外無他改易。

 雖六經各有見證,其為陽旺陰衰,津液內竭之診則一。

 若傷寒,則病隨經變,脈從病傳,其虛實寒熱等,一經有一經之病,則一經有一經之脈。

 故治法有解表發汗、吐、下、和解、溫經之不同,一皆相其脈法處治。

叔和以此等脈法混加熱病,熱病為陽,浮、弦、長,豈是兩陽合明,火邪熏灼之脈!

 至于加三陰經以沉、微、緩,則是陽病見陰脈者死矣,經文又何以雲熱雖甚不死!

 此等所關匪小!

至于本文受之云者,緣未病之先,經絡已是陽熱佈滿,挨到便現六經,皆已然而然之事。

 叔和將之字換一病字,則未受之前無病氣,與傷寒之績得轉屬證何異!

叔和爰經,與仲景論中寒熱分途,經同病異處,總不管理,但于經文有不合處,輒改而添捏之。

 後人無從正其舛訛,反以此篇為例,

或歌或賦,罔不以之幾何。

 不以《內經》為鋒鏑,是又叔和之罪人也。

經之不兩感于寒者。

 七日巨陽病衰﹝taiyang_disease﹞,頭痛﹝Headache﹞少愈,

 八日陽明病衰﹝yangming_disease﹞,身熱﹝generalized_heat﹞少愈,

 九日少陽病衰﹝shaoyang_disease﹞,耳聾﹝deafness﹞微聞,

 十日太陰病衰﹝taiyin_disease﹞,腹減如故,則思飲食,

 十一日少陰病衰﹝Shaoyin_disease﹞,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

 十二日厥陰病衰﹝jueyin_disease﹞,囊縱﹝retracted_scrotum﹞,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熱病傳遍六經,方得從頭罷去。

 以從前各經,皆為陽熱所布伏,故毒熱必從頭次第發得出來,真陰方從頭次第複得轉去,萬無中止之理。

 亦萬無越次之理也。

《內經》,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已滿三日者,可瀉而已。

 汗瀉二字,俱是刺法。

 故云各通其臟脈,刺法有淺有深,故云可汗可瀉,法詳利熱篇。

 《靈樞·熱病》:瀉之見熱去,補之則汗出,汗與瀉。

 有補瀉之分也。

 《靈樞·熱病》: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ST09﹞躁,取之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

 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瀉,故本文于汗瀉下著而已二字。

 見刺法外無他治,隱伏仲景汗、下、溫針之禁,仲景不言刺法,已于刺法外另會經意矣。

 刺熱篇云:治諸熱,飲之以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

 身寒而止也。

 從此推之,仲景法中,豈無一二方法,可以代此四寒字者乎。

 叔和以腑字換去臟脈字,而以下字換去瀉字,筆尖一動,冤魂載道。

 千載後,誰複于汗下二字外,一從《內經》,檢及《洗冤錄》也。

《內經》,帝曰:其病兩感于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兩感于寒者,病

 一日巨陽﹝taiyang﹞與少陰俱病,則頭痛﹝Headache﹞、口乾﹝dry_mouth﹞而煩滿﹝Bothersome_full﹞,

 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身熱﹝generalized_heat﹞,不欲食﹝anorexia﹞,譫語﹝delirious_speech﹞,

 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deafness﹞、囊縮﹝retracted_scrotum﹞而厥,水漿不入﹝inability_to_get_water_or_fluids_down﹞,不知人,六日死。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兩感于寒者,寒水被傷,奪之再奪,竭脂伐髓,由腑及臟,故次年病溫,輒見雙傳,即評熱病論所謂陰陽交﹝yin-yang_interlocking﹞之病也。

 一腑一臟,陰陽相交,而以火作合。

 人身一水不勝兩火,況水亦是火,以之佈滿于腑臟營衛間,如燔如炙,寧不速死!

 然陽明有氣,尚能遲之三日,可見不成死證之溫病﹝warm_disease﹞,便當留此胃汁,不容汗下溫針之重奪矣。

評熱病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Summer_Solstice﹞日者為病溫,後夏至﹝Summer_Solstice﹞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內經》俱是說熱病,恐人失去冬傷于寒,春必病溫之來歷,故以凡病傷寒而成溫者總之。

 見其言熱,都是溫也。

 溫病﹝warm_disease﹞已成,在春不發,至夏亦發,溫與暑,實是一病。

 論春夏溫暑之病根,何當不種于冬時。

 但所種原是熱。

 不是寒,何云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為溫病﹝warm_disease﹞,至夏變為暑病耶?

 一篇熱病經文,被叔和引來混入仲景之傷寒,處處予﹝矛﹞盾矣。

傷寒有三解:一曰傷寒,一曰傷寒病,一曰傷于寒。

 傷寒,即《難經》所云傷寒有五,正經自病,五邪所傷之謂,仲景以傷寒名書者主此。

 傷寒病,即《難經》五中分出之一病,《素問》所云重感于寒,內外皆然之病,仲景《論》中太陽病﹝taiyang_disease﹞,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emesis﹞,脈陰陽俱緊,名曰傷寒者主此。

 若傷于寒,則非病也,乃溫病﹝warm_disease﹞所受之源頭,《素問》所云冬不藏精,陽強不秘,精氣乃絕之謂。

 其發為病,則仲景《論》中太陽病﹝taiyang_disease﹞,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溫病者﹝warm_disease﹞是也。

溫病﹝warm_disease﹞對傷寒病言,為兩歧。

 溫病﹝warm_disease﹞對傷寒言,為統屬。

 傷寒所統屬者,多熱病,其一耳。

 溫病﹝warm_disease﹞對傷于寒言,為胎系。

 冬傷于寒,是從母腹中受妊,寒水被傷,而陽熱遂胎于此,至春必病溫,則其出胎成人時也。

 三傷寒各還其來歷,則熱字各有所貼矣。

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陷者,死。

 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舊壞病證而治之。

 若脈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者,變為溫瘧。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于風,變為風溫。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

 陽脈濡弱,陰脈弦急者,更遇溫氣,變為瘟疫﹝pestilence﹞。

 以此冬傷于寒,發為溫病﹝warm_disease﹞,脈之變證,方治如說。

 一作法字。

程氏曰:五十八難:傷寒有幾?

 其脈有變否?

 變者,不同也。

 然:傷寒有五,有中風﹝stroke﹞,有傷寒,有濕溫,即濕熱病。

 有熱病,暑熱病也。

 有溫病﹝warm_disease﹞,其所苦各不同形。

 中風﹝stroke﹞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

 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

 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

 溫病﹝warm_disease﹞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

 《難經》之文如此,蓋以名為傷寒,而其類則不同,恐人混而為一,故特從脈上辨出風、寒、暑、濕、溫、熱來。

 何意扁鵲方欲從傷寒之類四字上分出來,叔和竟將傷寒之類四字上合將去?

 更奇者,脈上不生出病,劈空變出病來,荒唐極矣!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

 時氣不知,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striae_and_interstitial_space﹞,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

 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臟,則難為制。

 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

 若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

 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

 始表中風寒,入裏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

 不在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徐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dysphoria﹞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因篤,重者必死矣。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癒,陽虛陰盛,汗之則癒,下之則死。

 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

 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極,應若影響,豈容易哉!

 況桂枝下嚥,舊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生死之要,應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

 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沒,自謂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屍盈于曠野。

 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裏,本自不同。

 而執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裏,言巧似是,其理實違。

 失智者之舉措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辨,豈可詭哉!

 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唯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

凡發汗,溫服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

 若與病相阻,即便有知覺。

 病重者,一日一夜,當晬時觀之。

 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複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遏欲飲水,飲不多,不當與也。

 何者?

 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

 至六七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與之。

 與之當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與五升。

 若飲而腹滿﹝abdominal_fullness﹞,小便不利﹝Dysuria﹞,若喘若噦﹝Dry_Vomiting﹞,不可與之。

 忽然大汗出,是為自癒也。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

 其不曉病者,但聞病欲飲水自癒,小渴亦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勝數也。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欲愈證也。

凡治溫病﹝warm_disease﹞,可刺五十九穴。

 又身之穴,凡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

凡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

 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

 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

程氏曰:上條刺法從溫,此條脈法又不從溫,不從溫而單言損至,言損至而遺去至脈,俱不可解。

 《難經》只言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直講到五呼六呼上,怪妄之至!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generalized_heat﹞,得之傷暑﹝sunstroke﹞。

程氏曰:據上下文讀去,此二句經文,何由嵌入?

 只為句中有傷寒二字,因將二氣字換作二脈字,強捱在此,但經文不如是解耳。

 按:通評虛實論,黃帝問曰:願聞虛實之要。

 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氣盛身寒,此謂反也,氣虛身熱﹝generalized_heat﹞,此謂反也,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generalized_heat﹞,得之傷暑﹝sunstroke﹞。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

 經文是言人身形氣之失常,必有所得之由,而特以傷寒、傷暑﹝sunstroke﹞為氣盛身寒、氣虛身熱者﹝generalized_heat﹞,一推原之也。

陽盛之人,宜其身熱﹝generalized_heat﹞,何以反常而身寒,此必得之于傷寒。

 由寒傷形而不傷氣,從前傷寒病其形,故遂成一氣盛身寒之體。

 陽虛之人,宜其身寒,何其反常而身熱﹝generalized_heat﹞,此必得之傷暑﹝sunstroke﹞。

 由暑傷氣而不傷形,從前傷暑﹝sunstroke﹞病其氣,遂成一氣虛身熱﹝generalized_heat﹞之軀。

 夫實者,氣入也,寒主密固,氣所以實,虛者,氣出也,暑主疏泄,氣所以虛。

 由是推之,寒熱在氣,而不在形。

 氣實者,身雖寒,而不失其為熱也,氣虛者,身雖熱,而不失其為寒也。

 經旨如此,何得換一脈字,以身寒身熱﹝generalized_heat﹞、貼在傷寒、傷暑﹝sunstroke﹞之證候上言?

 不曰得之傷寒、得之傷暑﹝sunstroke﹞,而曰謂之傷寒、謂之傷暑矣﹝sunstroke﹞?

 果爾傷寒,惡寒即有之,身不但不寒,而且發熱,傷暑﹝sunstroke﹞雖發熱,亦未始不灑灑惡寒。

 顛倒錯亂,何至于此!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脈至乍疏乍數者死。

 脈至如轉索者,其曰死。

 譫言﹝delirious_speech﹞、妄語﹝raving﹞,身徽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

 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

叔和混傷寒于熱病,遂啟後來傳經為熱之訛。

 著《傷寒》者,數十百家,無不背仲景而遵叔和。

 偽例一出,流禍至今,存心仁愛者,曷能默而己乎!

程氏駁之,頗開傷寒生面。

 刪而改之,去其差謬,使後之覽者,由偽例而得真統,其為助非小也。

 但傷寒非不傳經,《傷寒論》亦是六日六經,經盡則病解。因病家裏氣各有虛實寒熱之差,故陽盛而入三陽之腑,陰盛而入三陰之臟,則遲速久近,不應經傳經盡之期耳。

 程氏以傳腑傳臟為傳經,差之遠矣。

 熱病之刻日挨經者,其常也,間有裏氣之偏者,則亦不悉應此期。

 凡治溫病﹝warm_disease﹞,亦當變通而化裁之,審其內熱之有無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