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太陰經 提綱 一章:

太陰濕土,氣本上行,《素問》: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是臟氣之上行也,足之三陰,自足走胸,是經氣之上行也。

 病則濕盛氣滯,陷而不升,脾陷則胃逆而不降矣。

 蓋燥為陽而濕為陰,陽本于天而親上,陰本乎地而親下,故陽明燥土,病則氣逆,太陰濕土,病則氣陷,自然之性也。

太陰提綱,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而吐,食不下者,太陰之累及陽明而氣逆也,自利益甚,時腹痛者﹝Abdominal_pain﹞,太陰之傷于厥陰而氣陷也。

 脾陷而不升,胃逆而不降,病見于上下,而根在乎中宮,以中宮樞軸之不運也。

 若下之,樞軸敗折,陷者益陷而逆者益逆。

 逆之至,則胸下結硬,而不止于腹滿﹝abdominal_fullness﹞,陷之極,不過于自利之益甚,無以加矣。

 故但言其逆而不言其陷,非省文也,無庸言也。

太陰經 提綱一 太陰 一:

太陰之為病,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太陰,脾之經也。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升濁降,腹中衝和,是以不滿。

 脾病則清陽不升,脾病累胃,胃病則濁陰不降,中氣凝滯,故腹滿也﹝abdominal_fullness﹞。

 吐者,胃氣之上逆,逆而不納,故食不下也。

 利者,脾氣之下陷,清陽不升,寒生于下,水穀不消,故自利益甚也。

 濕寒鬱塞,木氣不舒,侵克脾土,故時腹自痛也。

 若下之,土愈敗而胃愈逆,甲木壅礙,不得下行,痞鬱胃口,故胸下結硬。

 即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程氏曰:太陰濕土,其臟有寒,則病自是寒,豈有傳經為熱之理!

 使陽入陰,能化陰為陽,則水入火,亦能變水為火,必無之事也。

 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痛滿,純是陰邪用事。

 下之陰邪入于陽位,究與結胸﹝chest_bind﹞之邪高下稍異,彼因陽從上陷而阻留,此緣陰從下逆而不歸,寒熱大別。

三陰篇皆言臟病,非經病也。

 經病而不入于臟,傷寒不過六日,中風﹝stroke﹞不過七日,無不汗解之理。

 三陰經病,總統于太陽一經,四日太陰,未可曰太陰之為病,亦不必痛滿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臟寒而用四逆,五日少陰,未可曰少陰之為病﹝Shaoyin_disease﹞,亦不必厥冷﹝reversal_cold﹞、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水盛而用真武,六日厥陰,未可曰厥陰之為病,亦不必蛔厥﹝roundworm_reversal﹞、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風動而用烏梅,不拘何經,其在六日之內者,悉宜麻、桂發表,無異法也。

 至于自經而入臟,然後太陰有痛滿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之證,而用四逆,少陰有厥冷﹝reversal_cold﹞、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之證,而用真武,厥陰有蛔厥﹝roundworm_reversal﹞、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之證,而用烏梅,以其一臟之為病如此,用藥不得不如此也,而桂枝、麻黃之法,不可用矣。

昔人傳經為熱,直中為寒之說,固屬庸妄之胡談,程氏乃以臟病為經病,且謂傷寒不傳經,亦悖謬不通。

 義詳少陽傳經中。

太陰經病桂枝證 大陰二:

太陰病﹝taiyin_disease﹞,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方在:太陽五。

 此太陰經病。

太陰病﹝taiyin_disease﹞,已傳脾臟,宜見腹滿﹝abdominal_fullness﹞、吐利﹝simultaneous_vomiting_and_diarrhea﹞,腹痛﹝Abdominal_pain﹞不食諸證。

 若不見諸證而脈浮者,是臟病未成而但見經病也,宜桂枝發汗。

太陰臟病四逆證二 太陰 三:

病發熱頭痛﹝Headache﹞,脈反沉,不差,身體疼痛,當溫其裏,宜四逆湯。

發熱頭痛﹝Headache﹞,是太陽表證,脈應見浮,乃脈反沉,是已入太陰之臟。

 若脈沉,不差,雖身體疼痛,表證未解,然當先溫其裏,宜四逆湯,甘草培其土,乾薑溫其中,附子溫其下也。

四逆湯七十六:

 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臍,破八片)。

 上三味,㕮咀﹝chewing﹞,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下利清穀﹝clear-food_diarrhea﹞證三 太陰 四

下利清穀﹝clear-food_diarrhea﹞,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脈沉已當溫裏,不可發表,若見下利清穀﹝clear-food_diarrhea﹞之證,則臟病益顯,不可攻表。

 汗出亡陽﹝yang_exhaustion﹞,必生脹滿。

四逆桂枝證四 太陰 五:

下利﹝diarrhea﹞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方在:太陽五。

下利﹝diarrhea﹞而腹又脹滿,是太陰臟病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自利之證俱見矣,而其身體疼痛者,又有太陽經病,是當先溫其裏,乃攻其表。

 溫裏宜四逆湯以驅寒,攻表宜桂枝湯以驅風,裏溫則發汗不慮其亡陽﹝yang_exhaustion﹞矣。

 此與太陽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clear-food_diarrhea﹞章法同。

四逆證五 太陰 六: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三陽之利,津亡裏燥,多見渴證,自利而不渴者,此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是當溫之,宜四逆輩也。

黃連證六 太陰 七: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vomition﹞,黃連湯主之。

傷寒,胸中有熱,而胃中有肝膽之邪氣,肝邪克脾,腹中疼痛,膽邪克胃,欲作嘔吐者﹝vomition﹞,是土氣濕寒而木氣鬱遏也。

 黃連湯,黃連、半夏,清上熱而止嘔吐﹝vomition﹞,參、甘、薑、棗,溫中寒﹝cold_strike﹞而止疼痛,桂枝疏木而通經也。

黃連湯七十七:

 黃連(三兩)、半夏﹝半斤,洗﹞、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乾薑(三兩)、桂枝(三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日夜二服。

桂枝芍藥證七 太陰 八:

本太陽病﹝taiyang_disease﹞,醫反下之,因而腹滿﹝abdominal_fullness﹞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本太陽表證,醫不解表,而反下之,脾敗肝鬱,因而腹滿﹝abdominal_fullness﹞時痛者,此屬太陰也。

 桂枝加芍藥湯,桂枝解太陽之表邪,芍藥清乙木之風燥也。

桂枝加芍藥湯七十八: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芍藥(六兩)。

于桂枝湯方,更加芍藥(三兩)、隨前六兩余依桂枝湯法。

桂枝大黃證八 太陰 九:

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滿痛而加大實,非瀉不可,桂枝加大黃湯,倍芍藥以清木燥,而加大黃,以瀉土鬱。

桂枝加大黃湯七十九: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芍藥(六兩)、大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芍藥大黃證九 太陰 十: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也。

太陰為病,其脈軟弱,其人當續自便利。

 設腹滿﹝abdominal_fullness﹞時痛,以至大實,當行芍藥、大黃者,宜稍減之。

 以其人太陰既病,胃氣必弱,易于傷動故也。

暴煩下利﹝diarrhea﹞證十 太陰 十一: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

 太陰 身當發黃﹝jaundice﹞,若小便自利者﹝uninhibited_urination﹞,不能發黃。

 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diarrhea﹞,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傷寒浮緩之脈,而見手足自溫,浮為太陽,緩為陽明、太陰,脾胃同主四肢。

 中焦陽旺,四肢自溫,其為陽明、太陰,無以辨也,且以系在太陰。

 太陰 濕土,表病濕鬱,身當發黃﹝jaundice﹞,若小便自利者﹝uninhibited_urination﹞,濕氣下泄,又不能發黃。

 何以別之?

 必驗之大便,陽明則大便自硬,太陰則大便自利矣。

 至續自便利,則系在太陰確矣。

 然手足溫而小便利,則脾家未衰,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diarrhea﹞,日十餘行,必當自止。

 以此之自利,乃脾家之實,腐穢當去之故,非益甚之自利也。

此與陽明至七八日,大便硬章彼此互文,提下發黃﹝jaundice﹞諸章之綱。

茵陳蒿證十一 太陰 十二: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Dysuria﹞,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傷寒七八日,表寒鬱其裏濕,而生內熱,濕熱瘀蒸,身上發黃﹝jaundice﹞如橘子色,小便不利﹝Dysuria﹞,腹微滿者,以土濕木鬱,疏泄不行,則小便不利﹝Dysuria﹞,木鬱克土,脾氣脹塞,則腹裏微急,脾被肝刑,土色外見,則皮膚熏黃,緣木主五色,入土化黃故也。

 茵陳蒿湯,茵陳利水而除濕,梔子、大黃,瀉熱而蕩瘀也。

茵陳蒿湯八十: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劈﹞、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麻黃連翹赤小豆證十二 太陰 十三:

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jaundice﹞,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傷寒表病,濕瘀而生裏熱,不得汗尿疏泄,身必發黃﹝jaundice﹞。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瀉皮毛之鬱,杏仁降肺氣之逆,生梓白皮清相火﹝ministerial_fire﹞而疏木,連翹、赤小豆,瀉涅熱而利水,薑、甘、大棗,和中氣而補脾精也。

 以濕旺腹滿﹝abdominal_fullness﹞,膽胃逆升,相火﹝ministerial_fire﹞鬱遏,濕化為熱,外無出路,是以發黃﹝jaundice﹞。

 發汗利水,使濕氣滲泄,則黃消矣。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八十一:

 麻黃(二兩)、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二兩)、生梓白皮(一升)、連翹(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赤小豆(一升)。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梔子柏皮證十三 太陰 十四:

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瘀熱在裏,則身熱﹝generalized_heat﹞而腹滿﹝abdominal_fullness﹞,瘀熱在表,則身黃而發熱,梔子柏皮湯,甘草培土而補中氣,梔子、柏皮,瀉濕而清表熱也。

梔子柏皮湯八+二:

 梔子﹝十五枚)(劈)、甘草(一兩,炙)、黃柏皮(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寒濕發黃﹝jaundice﹞證十四 太陰 十五:

傷寒發汗己,身目為黃﹝yellowing_of_the_body_and_eyes﹞,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裏不解故也。

 以為不可下也,當于寒濕中求之。

黃緣濕熱裏瘀,若發汗以後,身目為黃﹝yellowing_of_the_body_and_eyes﹞,則是濕寒而非濕熱,以汗後熱泄而寒生,陽消而濕長也。

 寒涅不可下,當于寒濕中求之,用溫寒去濕之法也。

中風﹝stroke﹞欲愈十五 太陰 十六:

太陰中風﹝stroke﹞,四肢煩疼﹝limbs_pain﹞,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太陽中風﹝Taiyang_disease_with_wind_affection﹞,而傳太陰,是謂太陰中風﹝stroke﹞。

 脾主四肢﹝spleen_governing_limbs﹞,脾病不能行氣于四肢,氣血壅塞,故四肢煩疼﹝limbs_pain﹞。

 寸微則陽不上格,尺澀則陰不下盛,脾陽續複,脈漸舒長,是為欲愈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