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太陽風寒 五苓散證三章 太陽入太陰去路:

太陽表證未解,而裏有水氣﹝edema﹞,小青龍、五苓散皆解表瀉水之劑。

 而小青龍之表藥,則用麻黃,五苓散之表藥,則用桂枝,其裏水則同,而表證之風寒則異也。

 小青龍但用麻黃發汗以瀉水,其于大便微利者方用芫花,小便不利者﹝Dysuria﹞方用茯苓,五苓散則兼用二苓、澤瀉瀉水以發汗。

 以風家內熱,燥渴甚于傷寒,是以燥勝其濕,則火亦偏旺,濕勝其燥,則水亦偏多。

 其傳陽明而用白虎,燥盛者也,其傳太陰而用五苓,濕盛者也。

 傷寒多傳太陰,病水者固眾,中風﹝stroke﹞多傳陽明,病水者亦繁,此燥證之所以少而濕證之所以多也。

 瘟疫﹝pestilence﹞水證最多,亦以飲冷不消故也。

五苓證 太陽 四十一:

中風﹝stroke﹞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風﹝stroke﹞發熱六七日,經盡不解,而且煩渴﹝dipsosis﹞思飲,外而發熱,是有表證,內而作渴,是有裏證。

 內渴欲飲水,而水入則吐者,是有裏水瘀停也,此名水逆。

 由舊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濟水,正其所惡,兩水莫容,自當逆上也。

 五苓散,桂枝行經而發表,白朮燥土而生津,二苓、澤瀉行水而瀉濕也。

 多服暖水,蒸瀉皮毛,使宿水亦從汗散,表裏皆愈矣。

五苓散十:

 茯苓﹝十八銖)、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五苓證二 太陽 四十二: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寒汗後,陽虛濕動,君相二火浮升,故作燥渴。

 其渴者,濕邪較甚,故用五苓。

 不渴者,濕邪較輕,茯苓甘草湯:苓、桂、薑、甘,瀉水而疏木,和中而培土,防其濕動而生水瘀也。

茯苓甘草湯十一: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生薑(二兩)、甘草(一兩,炙);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五苓證三 太陽 四十三: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噗之、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

 若不差者,與五苓散。

 寒實結胸﹝chest_bind﹞,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方在太陽一百十七。

 白散亦可服。

五苓散證,水飲在內,鬱格經陽,而生外熱。

 病在陽分,應當以汗解之,使裏水化汗,病可立愈。

 乃反以冷水噗之、灌之,皮膚得冷,汗孔皆闔,表熱被冷水卻逐,而不是外去,彌更益其煩躁﹝dysphoria﹞。

 衛鬱欲發,升于孔竅,而外寒闔秘,不能透發,于是衝突皮膚,肉上如粟粒凝起。

 經熱內蒸,煩熱作渴,意欲飲水,而停水在內,其實反不渴者,宜服文蛤散,文蛤利水解渴也。

 若不差者,則是水旺濕多,文蛤不能勝任,仍與五苓散。

 若寒邪上逆,實結胸﹝chest_bind﹞膈,肺鬱生熱,而外無熱證,則表邪已退,宜與小陷胸湯,黃連、栝蔞,瀉熱而滌郁,半夏降逆而開結也。

 白散,桔梗、貝母清降其虛熱,巴豆溫破其實寒,令其湧泄而去,以絕根株,亦可服也。

文蛤散十二:

 文蛤﹝五兩);

 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 五合,和服方寸匕。

白散十三:

 桔梗(三分)、貝母(一分)、巴豆(一分,去皮,煮,研如脂﹞。

 上二味,為末,內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弱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身熱﹝generalized_heat﹞,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噗之、洗之,益令熱不得去。

 當汗而不汗,則煩。

 假令汗已出,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汗出腹痛者﹝Abdominal_pain﹞,血亡而木燥也,芍藥清風木而潤血燥。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