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經證-腹滿、嗌乾:

太陰經在少陽之次,少陽表邪不解,以次相傳,四日則及太陰。

 其經自足走胸,行身之前,溫疫營鬱熱盛,三陰之經,化氣于三陽,故病傳太陰,則腹滿而嗌乾。

 與溫病略同,但內熱之新故虛實不同也。

衛化于陽明,營生于太陰,陽明旺而太陰衰,則衛閉而營不能發,太陰旺而陽明衰,則營發而衛不能閉。

 營發則斑見而人生,衛閉則熱亢而人死。疹家斑點發生,全賴脾陰之旺,滋益脾精,以澤燥土,疹家太陰之定法。

內外百病,悉緣太陰之濕,而惟疹病,則惟恐其燥。己土非燥,營熱不至裏蒸,終當外發也。

青萍地黃湯:

 浮萍﹝三錢﹞、生地﹝三錢﹞、丹皮﹝二錢﹞、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二錢﹞、大棗﹝三枚﹞;

 流水煎半杯,熱服。

 治疹病太陰經證,腹滿嗌乾者

 亢:原作「見」,據蜀本、集成本改。

 治疹病太陰經證,腹滿嗌乾者:原脫,據蜀本、集成本及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後語「治溫疫太陰經證,腹滿嗌乾者」補。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