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瀉心湯之注釋: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傷寒論》﹞

【註】:

若由此文表面觀之,傷寒因發汗劑之應用而汗出。愈後,突發胃中不和之病證也。其實此證本來存在,為傷寒一時之隱蔽,故於其愈也即現出。胃中不和者,胃內不如平時之調和也。

 乾噫食臭者,《傷寒雜病辨證》云:「噫者,噯也。噯為噫之俗字。」…按噫,《說文》云:「飽食臭也。…」

 《金匱》云:「中焦氣未和,則不能消穀,故使噫也。」

 《平脈法》云:「噫而吞酸,食不卒下。」又云:「上焦不歸,噫而吞酸。」皆同義也。蓋有宿停而含酸,謂之噫。酸水不出,曰乾噫。噫,即噯而食臭也,故曰乾噫食臭。曰噫氣者,皆無物出之謂也,即消化不良,兼吞酸嘈雜也。脅下有水氣者,胃內有停水也。以是可知本方所以用於胃之弛緩擴張及多酸證矣。又由謂雷鳴下利者,復可知能應用於急性胃腸炎。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