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瀉心湯方:

半夏11克,甘草7克,黃芩、乾薑、人參、大棗各5.5克,黃連1.8克。

煎法用法同上。

先輩之論說治驗:

 《傷寒六書》曰:「動氣在上,下之則腹滿、心痞、頭眩者,宜甘草瀉心湯。」

 《張氏醫通》曰:「如痢不納食,俗名噤口。因邪留胃中,胃氣伏而不宣,脾氣因而澀滯者,連、枳、朴、橘紅、茯苓之屬。頭疼、心煩、嘔而不食、手足溫暖者,甘草瀉心湯。」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半夏瀉心湯證而心煩不得安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下利不止,乾嘔心煩者。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起臥不安,不欲飲食,惡聞食臭者。」

 《生生堂治驗》曰:「某人來見先生,屏人竊語云:『小女年方十六,已許配矣,然有奇疾,其證無所聞也。每夜待家人熟睡後,竊起跳舞。其舞也,俏妙閑雅。天將明,罷而就寢。余間窺之。每夜異曲,從曲之變而奇也,不可名狀。日中動止,無異於常,亦不自知其故。告之,則愕然,竟怪而不信。不知是鬼所憑耶,抑狐所惑耶?若他人聞之,恐害其婚,是以陰祝祈禱,但無效果。聞先生善治奇疾,幸來診之。』先生應曰:『此證蓋有之,所謂狐惑病也。』診之,果然。與甘草瀉心湯,不數日,夜舞自止。遂嫁某子。」

又聞大津一婦人,有奇疾。初,婦人不知貓在柜中,誤蓋之。二三日後,開之,貓饑甚,瞋目嚇且走。婦人大驚,遂以成疾,號呼臥起,其狀如貓。清水某者,師友也,乃效先生方,與甘草瀉心湯以治之。

求真按:「前者所謂夢游病,後者即憑依證也。」

 《青州治談》曰:「師曰:『前泉州有一病男,初感風寒,發為痰喘,或以痰喘為急,用十棗湯下之,瞑眩甚而吐下,故四肢微冷,食餌不進,看者甚以為危篤。前醫頻用茯苓四逆湯,微冷不得復。乞余往診之,心下有痞滿之氣味,但因吐而逆上故也。乃調合甘草瀉心湯五帖,謂之曰:“自五更迄黎明飲盡之。”微冷漸復,逆上漸降,遂愈。』」

 《麻疹一哈》曰:「一婦人年可二十,傷寒愈後十四五日,發熱三四日,疹子欲出不出,心下痞,煩躁不得眠,下利日二三行。因作甘草瀉心湯,使服之。明日,大發汗,疹子皆出,諸證自安,疹收,健食如常。」

求真按:「非汗劑,因發汗而愈者如此,此古方所以為原因療法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方於半夏瀉心湯內加甘草一兩,其主治即大不同。曰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曰乾嘔心煩不得安;曰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此皆有所急迫使然,所以用甘草為君藥也。」

慢驚風,有宜此方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主胃中不和之下利,故以『穀不化,雷鳴下利』為目的。若穀不化,無雷鳴下利者,則處以四逆、理中輩。《外臺》作水穀不化,與清穀異文,可從之。又用於產後口糜瀉,有奇效。此等芩、連,可謂反有健胃之效。」

 《橘窗書影》曰:「一婦人年二十五六,產後數月,下利不止,心下痞,飲食不進,口糜爛,兩眼赤腫,脈虛數,羸瘦甚,乃與甘草瀉心湯。服數十日,下利止,諸證痊癒。是《張氏醫通》所謂口糜瀉也。余每用甘草瀉心湯,屢奏奇效。蓋本於《金匱》狐惑條與《傷寒論》下利條也。世醫用他方,多誤治者。」

一婦人年二十六七,妊娠有水氣,至產後不去。心下痞,雷鳴下利,口中糜爛,不能食鹽味,僅啜淡粥,噫氣,吐酸水。醫多以為不治。余以為口糜瀉,胃中不和之證,與甘草瀉心湯。數日痞去,食少進,益使連服,口中和,酸水止,而水氣下利依然。乃與大劑四苓湯加車前子,旬餘,兩證痊癒。

求真按:「四苓湯,雖為五苓散去桂枝之煎劑,但失卻仲景之本旨,不可採用。」

山田業廣曰:「余好用甘草瀉心湯。曾治一男子,四五日許,夜間卒昏冒,其狀如癲癇而吐沫,或以為癇,或以為蛔,諸治無效。一年餘,乞余治。投甘草瀉心湯一次,不發。今有一酒店主,嗜酒無度,屢不食,數登廁,先類下利,氣鬱懶惰,心氣失常,時健忘而罵詈,又有發大聲者,用歸脾湯等,無效。乞余治,嚴禁其酒,投以甘草瀉心湯加茯苓,日漸爽快,得大效。」

一人脾虛無食氣,羸瘦,晝夜吐涎沫。侍醫雖用種種治療,反日漸疲勞。招余治之,處以甘草瀉心湯。二十日許,愈其大半。歸京後,發微腫,處以香砂六君子湯,痊癒。

求真按:「用香砂六君子湯,不如處以小柴胡湯加橘皮、茯苓、白朮焉。」

 《溫知堂雜著》曰:「一男孩八歲,自春間面色青白,神氣不振,但別無苦惱。因家貧,未醫治。至仲夏,觸時氣,微熱下利,且以時下血而驚。乞余治,與胃苓湯,下利及下血止。及大暑,全身水腫,腹滿甚,二便不通,大渴煩熱,繼發下利,與四苓散加車前子。雖不難治,但下利不止,腹滿雷鳴,右肋下見痞塊,漸漸膨大,且面色青白,神氣不振等證依然。余因身體衰弱不甚,與甘草瀉心湯加陳皮、茯苓,下利雖略止,諸證仍舊。適為八月之醫會期,試招患兒出,使眾醫診按。與會之西醫,或云心病,或云肝臟肥大,因肝臟肥大過甚,故先治肝臟為宜,但頗難治耳。余曰:『治法是矣。然雖肝臟肥大,與貧血及心病,但此證腸胃不和之患多。假令與他病藥,恐於肝臟、心臟有不利,故宜先研究治腸胃之法,後治他病,姑與甘草瀉心湯。因此癖塊,初由胃腸之運化不足而生,若能得胃腸之健運,則肝大或隨而治矣。請先從余之治法,若無效,則請從諸君之良法。』因是連進前方,漸漸起色。痞塊縮小,色澤亦復。」

求真按:「胃苓湯者,平胃散﹝後世方﹞合五苓散也,但無必要,以小柴胡加橘皮厚樸湯足矣。」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