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樸湯之注釋: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炙臠者,尾臺氏云:「《說文》,臠者,臞也。臞者,小肉也。」此證,覺咽中如有肉片黏著也。咽喉內雖有自覺的如小肉片黏著,其實無黏著,故非器質的疾患,可得推知為神經證也。冠以「婦人」二字者,一因仲景之本論,因列於婦人雜病篇之關係。又一因婦人多神經證,欲示本病亦不外此意也。

 《千金方》云:「半夏厚樸湯,治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此說可以補充仲景之論,故欲說明之。胸滿,心以下堅者,心下部膨滿,按之則堅也。但與大柴胡湯心下痞之內實而有抵抗異。因內部無阻滯,故外部反堅硬,內部中空而無抵抗也。是以方中有半夏、厚樸,而無枳實、大黃也。又帖者,尾臺氏復云:「《釋名》曰:『床前之帷曰帖。』帖帖,言垂也,可見帖帖之義矣。」如上所述,即小肉片垂下狀之形容詞也。

問曰:「病人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師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則為水,緊則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尚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咽喉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係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瘥,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衝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舊病當治在後。」﹝《金匱要略》﹞

【註】:

原文末句無「舊」及「治」字。此句與上句,與同書之「夫病痼疾,若加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治痼疾也。」同義,若不加此等字,則意義不通,故認為脫簡而加之。本條細論水毒之終始,而仲景未示其治法。由余之經驗,因誤治,衝氣即像奔豚,宜處以苓桂五味甘草湯。其他諸證,可與本方也。以是可知本方有效於水腫之神經證,咳嗽發作也。

半夏厚樸湯方:

半夏14.5克,厚樸3.5克,茯苓5克,生薑6克,紫蘇子12克。

上細銼,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或冷服。

先輩之論說治驗:

 《三因方》曰:「夫喜傷心者,自汗,不能疾行,不可久立,故《經》曰:『喜則氣散。』怒傷肝者,上氣不可忍,熱來而蕩心,短氣欲絕不得息,故《經》曰:『怒則氣擊﹝一本“擊”作“上”。求真按恐作“上”為是﹞。』憂傷肺者,心係急而上焦閉,榮衛不通,夜臥不安,故《經》曰:『憂則氣聚。』思傷脾者,氣留不行,積聚在中脘,不得飲食,腹脹滿,四肢怠惰,故《經》曰:『思則氣結。』悲傷心者,善忘不識人,不得取還置物之所在,筋攣,四肢浮腫,故《經》曰:『悲則氣急也。』恐傷腎者,上焦之氣,閉而不行,還於下焦而不散,猶豫不決,嘔逆噁心,故《經》曰:『恐則精卻。』驚傷膽者,神無所歸,慮無所定,說物不竟而迫,故《經》曰:『驚則氣亂。』七者雖不同,但本於一氣。藏氣不行,憂而生涎,隨氣積聚,大如塊,在心腹中,或塞咽喉如粉絮,吐不出,咽不下,時去時來,每發欲死,如神靈所作,逆害飲食,皆七氣所生成,治之各有其方。」

求真按:「是主要說本方之主治也。」

大七氣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喜怒不節,兼憂思多生悲恐,或時震驚而致藏氣不平,憎寒發熱,心腹脹滿,傍衝兩脅,上塞咽喉,如有炙臠,吐咽不下,皆七氣之所生也。

求真按:「可見本方併治機能的及器質的疾患矣。」

 《證治大還》曰:「半夏厚樸湯,治積塊堅硬如石,形大如盤,而致人坐臥不安,中滿腹脹。」

 《孫氏三吳醫按》曰:「張溪亭,喉中梗梗如有炙臠,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鼻塞,頭暈,短氣,耳常啾啾不安,汗出如雨,心驚膽怯,不敢出門,若稍見風,即遍身疼,至小便時,則小水淋瀝而痛,脈兩寸皆短,兩關滑大,右關尤搏指,此梅核氣證也。水煎半夏﹝四錢﹞、厚樸﹝一錢﹞、紫葉﹝一錢五分﹞、茯苓﹝三錢三分﹞、生薑﹝三分﹞,使食後服,每用此湯調理,多效。」

求真按:「曾治十歲女兒,咳嗽頻發,短氣,汗出如雨,尿利頻數,尿後尿道微痛,與本方二分之一,得奇效。」

 《醫方口訣集》三因七氣湯﹝求真按:「此本方也」﹞條曰:「括蒼之吳球,治一官者,年七十,少年之時,患虛損,好服補劑。一日事不遂意,頭目眩暈,精神短少,請醫調治。遂以前證告之,謂嘗服人參養榮湯、補中益氣湯,每帖用人參三五錢,其效甚速。醫者不察,遂用前方,倍以人參、熟地,無效。都以為年高氣血兩虛,當合固本丸,而湯與丸並進,則當有速效。數服,反加氣急。吳診其脈,大而力薄。問其病情之因得之,曰:『先生歸休之意切,而當道欲留,豈抑鬱所致耶?蓋氣有所鬱,醫者不審同病異名、同脈異經之說,概行補藥,病所以日加也。』病者嘆曰:『斯言深中余病。』遂用四七湯數服,稍寬,氣血和平,經旬而愈。」

又按諸氣不調,作痛者不一﹝求真按:「此引用《三因方》說」﹞,或手足疼痛走注如痛風,或拘攣搐搦,或膈腹掣痛不可忍,或寒熱交作,或小便短澀如淋者,能審其證,皆可用之。

按諸氣不調作疾者,無擇《三因方》已詳。但亦有變證,類似危病者,如西尾氏,肚腹膨脹,按之如鼓,飲食不甘,胸痞氣喘,夜不安臥,時或咳唾。此證宛如鼓脹,按其脈,沉而滑。余作氣鬱停痰治,用四七湯二百餘帖而平復。此從脈不從證也。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半夏厚樸湯,治咽中如有炙臠,或嘔,或心下悸者。」

求真按:「本方不外於小半夏加茯苓湯之加味方,故可治噁心嘔吐、眩悸之證,無待辨矣。」

 《方機》本方主治曰:「若感冒,如桂枝證而有痰飲者,與桂枝湯合方主之﹝屢所經驗也﹞。」

求真按:「感冒如桂枝湯證而有痰飲,即有噁心嘔吐,嗽喘急,聲音嘶啞等,以本方與桂枝湯合方為佳者。雖如東洞翁言,然本方之合方,不僅桂枝湯已也。苟兼此證,不問與葛根湯,與小柴胡湯,皆可合方。此非余推斷,是出於實歷也。」

 《險證百問》曰:「平常患感冒,咳嗽而聲嘶者。師曰:『平常風邪聲嘶者,若以桂枝湯合半夏厚樸湯投之,有效。凡咳嗽聲嘶者,若咳嗽治,則數日自愈,不藥亦可。』聲嘶者,痰飲之變也。」

求真按:「咳嗽而聲嘶者,若咳嗽治,則數日自愈者有之。亦有咳嗽治,尚聲嘶依然者,必不可不藥。若僅此證,而無餘證,即本方之主治也。」

 《蕉窗方意解》本方條曰:「《易簡方》,加生薑七片、大棗一枚,名七氣湯。

 《局方》亦同。

 《金匱》曰:『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易簡方》:『治喜怒悲憂思恐驚之氣,結而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間,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氣之所為也。或中脘痞滿,氣舒不快,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有痰飲,因而嘔逆噁心,並宜服之云云。』按此方既可用於中脘痞滿,是以手按,心下硬滿,上迫胸中,氣舒不暢,鬱悶多慮之證。此心下硬滿,但非可用芩、連苦味證,又非芍藥、甘草、膠飴等之甘味證。唯心下閉塞,因蓄飲於胸中、心下,或為嘔逆噁心,或為痰涎壅盛而氣急,或咽中常覺有如炙臠,咯不出,咽不下等證,是皆由心下痞所發之證也。故心下痞甚,反用淡味劑,不礙蓄飲,而痞即緩矣。此法譬如張幕禦鐵炮,所謂以柔制剛也。此方之蘇葉,以輕虛而理胸中與心下,半夏辛溫,疏通胸中心下之飲,厚樸不苦不甘,茯苓淡薄,下降心下之飲,亦以消導水道也。至於後世加生薑、大棗,不過口頭禪耳,不可悉從。若以此方淡薄為主,則不可用大棗。若不得已時則加用生薑,恐不以為苦矣。」

求真按:「生薑為不可缺之要藥,非不得已而加之。」

 《導水瑣言》曰:「又水氣蓄滯於心胸而難利,用吳茱萸、橘皮湯等而不通利者,可用半夏厚樸湯加犀角。又小瘡、頭瘡,內攻而腫,不至喘滿甚,只腹脹而小便難者,亦妙。」

求真按:「此證可用本方,或本方加石膏,無加犀角之必要。」

 《東郭醫談》曰:「疝氣累陰囊,後世家用五積散加茴香或木香通氣,或三和散等。古方家用烏頭煎等,不效者,諸家術盡時,余有治以半夏厚樸湯加犀角者。」

 《叢桂亭醫事小言》曰:「一婦人一日患急積,飲食不入口。夜中,余使門人脈之,平穩,只有一滴水下咽,即煩躁欲死,而腹滿仍不可進藥。門人歸,問余方。余曰:『非喉痹乎。』則曰:『否,咽不痛。』曾問看守人昨日食餅後,初發時,一醫官治之,卻增劇云。門人曰:『恐係食滯乎。』使與中正湯。至次日,願乞余診。至其家,問之。云前夜飲一醫官藥,不能下咽,亦吐不出,乃大發汗而煩悶。飲門人藥,似稍減,只有一滴潤喉耳。診無異狀,仍與水試之。問:『下喉後,如噎,如嗆,出自鼻孔耶。』則云:『無其事,惟暫苦而漸下耳。』問其痛苦如何?惟覺咽中梗塞。集看護人三四,努力撫心、按背,仍覺有物逆上心下,其嗆勢而引張腹氣。若以為喉中病,則喉又無異狀,方殆窮。先與半夏厚樸湯,得小快。更經三四日,而復原。」

求真按:「有此逆上於心下者,所謂病也。余亦曾用本方治此證矣。」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證後世所謂梅核氣也,加桔梗尤佳,兼用南呂丸,治妊娠惡阻,極妙。大便不通者,兼用黃鐘丸或大簇丸。若用蘇子,則效勝蘇葉。」

求真按:「梅核氣,不必兼用南呂丸。又妊娠惡阻,不可加桔梗﹝因桔梗有催起噁心嘔吐故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局方》名七氣湯,為氣劑之祖﹝求真按:『氣劑者,神經證治劑也』﹞。故不僅治梅核氣,凡諸氣病,皆可活用之。據《金匱》、《外臺》惟用於婦人者,非也。蓋婦人氣鬱,多由血病而生者。一婦人,產後氣不舒暢,少有頭痛。前醫以為血證,投芎歸劑不效。診之,脈沉,此由氣滯生痰證。與此方,不日愈。血病理氣,亦一法也。

 《東廓》水氣蓄滯於心胸不利,用吳茱萸湯等,倍不通利者,及小瘡、頭瘡內攻之水腫、腹脹,小便甚少者,此方加犀角,取奇效云。又加浮石,有效於噎膈之輕證。雨森氏治驗,睾丸腫大如斗者,其腹必滯水阻隔,心腹之氣,因不升降,使用此方,加上品之犀角屑。百餘日,心下漸開,囊裡之水消化而痊。身體發巨瘤者,亦有效。且不限於此二證,凡腹形有血水二毒痼滯者,皆可以此方取奇效云。可試之。」

 《橘窗書影》曰:「一男子年四十餘,患噎膈,食管常如有物梗塞,飲食至此悉吐出,肢體枯柴,其人決死。余診曰:『自心下至中脘間無凝結頑固之狀,病方在食管。況年強壯,何必待斃?』因與半夏厚樸湯理其氣,時用化毒丸動蕩其病,兼灸大椎節下間至七椎節下間,每節七八壯。過五六日,咽喉之間覺如火燃。試吞冷水,無梗塞之患。由是飲食稍進,病亦漸愈。」

求真按:「化毒丸為水銀砒素劑。由此觀之,此證恐為梅毒性食管狹窄。」

 《後芻言》曰:「四七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之妙,在紫蘇葉一味,以辛散結,以香醒脾而順氣,消脹行水,其餘事也。徐忠可云:『余治王小乙,咽中每噎塞,咳嗽不出,以半夏厚樸湯而愈,皆由《金匱》脫化而來。』葛仙翁曰:『凡婦人諸病,兼治憂患,使寬其思慮,則病無不愈。《金匱》載此方,亦此意耳。』」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