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陰經證-咽痛、吐泄、蜷臥、四逆、發癢、黑陷、便血、便膿、潰爛、無痂、痘疔、堅石:

痘病五日,但傳少陰之經,不入少陰之臟,此為順證。

 火敗寒勝,則入腎臟,《傷寒·少陰》欲寐、蜷臥惡寒、四肢厥逆、咽痛吐利之條,陸續見矣。

少陰從君火化氣,病則水勝而火敗,寒長而熱消,必至之勢也。

少陰脈循喉嚨,寒水上淩,相火失根,甲木逆沖,是以咽痛。

寒水侮土,中氣崩潰,胃逆則嘔,脾陷則利。

陽動而陰靜,陰勝陽,水旺火熄,故蜷臥惡寒而但欲寐也。

 脾胃並主四肢,寒水侮土,四肢失溫,故手足厥逆。

陽勝則衛氣發達而肌膚鮮華,陰勝則衛氣淪鬱而皮毛黑,衛氣幽,不能發越,故鬱而為癢。

既不外發,則當內陷,勢無中立之理,是以癢則必塌,而黑則必陷也。

水寒土濕,風木鬱陷,疏泄不藏,是以便血。

 濕寒凝澀,膏血腐敗,風木失榮,是以下膿。

衛氣者,所以熏膚而充身,衛肌腠而斂皮毛,陽虛衛敗,則肌膚失其收斂,

潰爛而無痂殼。陽性鬆活,陰性石堅,寒水堅凝而石,故主痘疔。

 陰莫盛于少陰,所謂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素問》語。

故陰氣獨盛。痘家死證,以腎陰之盛也。

甘桔元射湯:

 甘草﹝二錢﹞、桔梗﹝二錢﹞、元參﹝一錢﹞、射干﹝一錢﹞;

 流水煎半杯,熱服。

 治少陰咽痛者。

茯苓四逆湯:

 茯苓﹝三錢﹞、人參﹝一錢﹞、甘草﹝一錢﹞、乾薑﹝二錢﹞、附子﹝二錢﹞;

 流水煎半杯,溫服。

 治蜷臥惡寒,四肢厥冷者。

嘔吐,加半夏、主薑。泄利,加石脂。與太陰同法。

茯苓桂枝參甘芪附麻蘇湯:

 人參﹝三錢﹞、甘草﹝一錢﹞、茯苓﹝三錢﹞、桂枝﹝二錢﹞、黃芪﹝三錢﹞、附子﹝二錢﹞、升麻﹝一錢﹞、紫蘇﹝三錢﹞;

 流水煎半杯,溫服。

 治癢塌黑陷者。

桂枝芍藥黃土湯:

 甘草﹝一錢﹞、白術﹝二錢﹞、附子﹝二錢﹞、阿膠﹝一錢﹞、生地﹝一錢﹞、桂枝﹝一錢﹞、芍藥﹝二錢﹞、灶中黃土﹝三錢﹞;

 流水煎半杯,溫服。

 治便血者。

桃花湯:

 乾薑﹝三錢﹞、粳米﹝半杯﹞、赤石脂﹝三錢﹞;

 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入石脂末五分,溫服。

 治便膿血者。

苓桂參甘黃芪湯:

 人參﹝一錢﹞、甘草﹝一錢﹞、茯苓﹝二錢﹞、桂枝﹝一錢﹞、黃芪﹝三錢﹞;

 流水煎半杯,溫服。

 治潰爛無痂者。

參甘桂附紅藍湯:

 人參﹝一錢﹞、甘草﹝一錢﹞、茯苓﹝三錢﹞、桂枝﹝一錢﹞、附子﹝二錢﹞、紅花﹝二錢﹞、蘇葉﹝二錢﹞;

 流水煎半杯,溫服。

 治痘疔堅石者。

 先用銀針刺之,後服此湯。

 :原脫,據蜀本、集成本及本章正文「陰性石堅」、本章參甘桂附紅藍湯證「治痘疔堅石」補。

 ﹝僨﹞、《集韻》:「奔,覆敗也。」

 :通「黧」。《正韻》:「黎,黑也,與黧同。」

 :原作「理」,形近之誤,據蜀本、集成本改。

 :原脫,據蜀本、集成本補。

 少陰:原脫,據蜀本、集成本補。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