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7.2克,生薑4.8克,茯苓2.4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輩之論說治驗:

 《仁齋直指方》曰:「小半夏加茯苓湯,治水結胸證,心下忪滿,無大熱,頭汗出。」

 《張氏醫通》曰:「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痰飲汗多,小便不利。」

 《婦人良方》曰:「大半夏湯﹝即本方也﹞治痰飲脾胃不和,咳嗽,嘔吐,飲食不入。」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小半夏證而眩悸者。」

求真按:「眩悸非必在證,故此定義不完全。」

 《叢桂亭醫事小言》曰:「一商人,患腳氣,咳嗽甚,一身皆腫,呼吸迫促,有衝心之兆。與越婢如朮、附,無驗。轉豁胸湯,又無效。與甘遂丸,不下利。一日忽嘔逆,水藥皆不受,氣息急迫,不能平臥,坐而按摩脊背,陰囊腫脹,寸時不安。以其嘔甚,投小半夏加茯苓,能飲而不吐,次日依然,但欲其少嘔吐,故使連服之。三日許,嘔吐止,而食粥,小便清利,故猶用前方,逐日快利,腫亦隨消,呼吸穩安,得以平臥。乃更守服前方,三十日許,痊癒。」

求真按:「本方不惟為鎮嘔之對方證,亦可為拔本塞源之劑。」

 《方輿輗》曰:「小半夏加茯苓湯,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

方下所敘之一種病證,往往有之。西尾氏曾於中途卒發眩暈,從者來請余治,即往診之。手足微厥,脈細欲絕。坐中一醫云:「虛候可畏。」余潛心診之,脈與證雖似危候,但嘔多悸甚,心下痞滿,此乃仲景氏所謂膈間有水之一證也,決不足慮。即作大劑之小半夏加茯苓湯,連進六七帖。至次早,數證稍安。用前方數日,雖漸痊,唯有冒眩意,因用澤瀉湯二三旬而平復。凡藥若能中病,即微飲微湯,能立偉效者如此。余遇此證卒發者兩三人,皆以此方取效。因思本文之「卒」字,可謂大眼目矣。

 《外臺》改作「諸」字,非也。又於《金匱》注書,作病中卒然嘔吐解,亦非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前方證﹝求真按:『前方,指小半夏湯』﹞兼停飲而渴者,又有停飲而嘔吐不食,心下痞﹝求真按:『心下痞,為心下痞滿之誤』﹞或頭眩者,有效。總之,飲食不進者,或瘧疾經日而食不進者,此方倍加生薑,能奏效。」

求真按:「不進食者,胃內有停水故也。」

 《橘窗書影》曰:「一男子傷寒數十日不解,羸瘦骨立,臍上築築而動悸甚,飲食不納,脈虛數,瀕於死。余以為厥陰正證﹝本柯琴之說﹞,與烏梅丸。其人惡藥臭,不能服,消渴殊甚。即權與小半夏加茯苓湯,雜以前丸服之。五日,嘔氣止,諸證退。連服三十日,病痊癒。」

余於似此證而有水氣在胸脅者,用石膏,而危險證有得救者,今記其一二於下。胸膈有水氣,其證有吐水者,有眩暈者,有動氣者,有因動氣而呼吸不穩者,皆以小半夏加茯苓、石膏,或半夏瀉心加石膏等,能收效。按心下有水氣停飲證,證候不一,非一方一藥可得而治之。其尤輕者,桂苓朮甘湯之頭眩,小半夏加茯苓湯之水停心下,皆所以燥水飲,利小便,而為治者也。此等處,能注意用附子、石膏,皆可奏非常之效。

一婦人多年患反胃,至今冬增劇。飲食不納,由心下至臍上,痛甚不能堪。余乃與小半夏加茯苓橘皮湯,兼用起廢丸。至於食料,僅啜蕎麥湯少許。過四、五日,嘔吐止,痛減。更連進前方,不復發。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