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黃連瀉心湯之注釋: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傷寒論》)

【註】

心下痞者,《類聚方廣義》云:「痞者,取《周易》『否』卦之義。劉熙《釋名》曰:『痞者,否也,為氣否結也。』《諸病源候論》曰:『否,心下滿也。』《增韻》曰:『痞者,氣隔不通也。』」

如上所述,若以現代之學說解釋之,即胃部有停滯膨滿之自覺,而以他覺的觸知之意也。按濡者,雖為右膨滿部軟弱之義,然此濡字,非謂自腹壁到腹底俱軟弱也,是寓淺按之則濡,深按之則否之意。何則?若全部軟弱無力,絕無抵抗,則為純虛證,下劑是絕對所禁忌,由方中有瀉下藥之大黃觀之可知矣。黃連之證,淺部雖軟弱膨滿,然深部必有抵抗也。又其脈關上浮者,雖於關部有浮脈之意,然先輩多以為注文竄入而刪之,故余亦隨之而不採用。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傷寒論》)

【註】

解詳太陽病篇桂枝湯條。

本方以心下痞,按之濡為目的。雖如仲景所云,然於臨床上,此痞的症狀不易發現,往往以本方倒行逆施而誤治者,古來不少。由余苦心後所得,本方不必拘泥於仲景原文,但以顏面潮紅如醉,而有便秘之候,是陽虛而非陰虛者為目的而用之可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6.4克,黃連3.2克。

上銼細,以沸湯五勺漬之,須臾,絞去滓,頓服之。

甘連大黃湯方:

前方中加甘草3.2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本方為大黃黃連瀉心湯及大黃甘草湯合方,故治大黃黃連瀉心湯證而急迫者及大黃甘草湯證而心煩心下痞者。

先輩之論說治驗:

《肘後》徐玉一方(求真按:「即大黃黃連瀉心湯」),治乳中起瘰癧﹝Scrofula﹞痛者。

《聖惠》一方(求真按:「是亦大黃黃連瀉心湯也」),治熱蒸在內,不得宣散,其先心腹脹滿氣急,然後身面悉黃,名為內黃者。

東洞翁曰:「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心煩,心下痞,按之濡者。」

《黴瘡口訣》曰:「東京、大坂、江戶等處之人多氣滯,大概於腹有積癖而成諸病。即無瘡毒,而害已多。其故因腹部有凝結,則四肢骨節之氣脈不通,故毒氣隨是而凝定。若僅攻下毒氣,腹力雖盡,毒氣仍然未盡,或成狂證,或成鼓脹,或成勞咳等類者不少。此由世醫不知其故,致成他證也。宜以治積氣之方為主,兼驅毒氣之法,則積氣治,而毒氣亦隨之盡下矣。」

求真按:「此說是切論治梅毒者,不可不主用本方之理。而含蓄多大之真理者,欲詳論之。多氣滯者,精神過勞之意。若精神過勞,則來急性腦充血。若屢反覆,則含有移行於慢性證之意。於腹有積癖者,即有心下痞之謂,而如是障礙物橫於腹內時,阻礙血流,與頭部充血相等,致使其他體部,尤其於四肢,成為貧血。因而病毒固著於失於生理的狀態之充血部與貧血部,故用本方以降低腦充血與除心下痞,使血液分配均勻,兼用驅梅藥,使兩相靈應而奏效也。」

此病由毒凝於胸膈之上,雖未致項背腦後等處發為惡腫,起伏無常,或見耳聾、目盲、鼻流濁涕等種種之惡證。但此等證之初發時,多頭眩,行步難,迫於臟腑胸膈,致腹皮附貼於背也。此本於腹有癖塊,發病之際,動其氣火,塊癖上見於胸。此證初見之腹部,似無元氣,但用黃連、大黃不以為害。若塊癖下,腹候漸漸復常,則毒氣自然解矣。雖然,腹之虛實分別頗難,大法,大便二日一次或三日一次,若適合「秘」字之意義,則雖用上藥,可無害。若大便二三日秘而不通,通時則緩而不急之類,難以苦寒之藥攻之。此為用藥之機變,一心之妙用,非其人,則難言矣。

求真按:「頭眩,行步難者,腦充血所使然。但此充血,不過於上半身充血之一分證,併其他上體部亦有充血之故。此二充血相應,不僅使發耳聾、目盲、鼻流清涕之證,且毒凝於胸膈之上,或發惡腫於項背腦後等處,使致起伏無常。而是等諸證之由梅毒菌者,雖不待言,但所以使是等證生於上半身者,因腹有積塊,即心下痞時,當氣火即精神過勞,使血液偏倚於上半身,因是使病毒固著於該部,故宜用本方以去心下痞,使血液循流平衡,兼用驅梅藥,則能作根本的治愈也。」

《漫游雜記》曰:「有一婦人,每年一產,悉不育,或死於母腹,或產畢而死。乞治於余。按其腹,有巨塊,而中脘築築,乃與瀉心之方寬其中。每月二次,灸七八俞及十八九俞五十壯,使堅制房事,日佐薪炊。如此十月,臨產腹痛。一日無他故,唯新產兒面色青黃,呱呱不發。於是急取大黃、甘草、黃連三味服之,下黑便一日夜,面色變赤,啼聲徹於四壁,遂不致死。」

求真按:「瀉心之方者,即本方或瀉心湯之意。大黃、甘草、黃連三味者,即甘連大黃湯也。」

有一少女,日日卒厥如死狀,日約數十次,不能食五穀。易醫十二人不能治,因時醫不得其解也。請於余,余往診之。其脈沉遲,其腹如張幕,心下不痞,臍左右無癥結。余曰:「是氣疾也,格在胸中,病減時,則病形將現於腹。」乃以鷓鴣菜湯,下蟲十餘頭畢。作大黃黃連瀉心湯與之,數日,灸第十五節即脊際十五壯,無他異。明日,第十六節倍其壯數。又一日,第十七節三倍其壯數。經數日,卒厥日僅一二發。益進瀉心湯,併灸其脊際自第二節至第十八節。數十日,痊愈。

求真按:「卒厥如死者,卒然四肢厥逆,陷於人事不省也。氣疾者,神經性疾患也。以是可知本方能治發作的神經證矣。」

有一贅婿,新婚後數月,病眩暈。隔日衄血,咳嗽,潮熱,其脈弦數。家人悉云是腎勞。余一診曰:「其腹氣堅實,決非腎勞也。」審問其病因。云:「平生嗜酒過多,近年來始被舅制止,絕飲酒,故致氣火鬱蒸。」乃與大黃黃連瀉心湯,三十日而痊愈。

求真按:「眩暈、衄血,腦充血之所致。咳嗽、潮熱,因呼吸器發炎證也。然由本方能治此等證觀之,則此方不特療充血,亦可云有消炎止血之作用矣。」

今世患梅毒者,多兼氣疾,故處方不兼療氣藥,則毒氣凝而不散。

求真按:「此說與《黴瘡口訣》東京、大坂、江戶等人云云之論同意,可對照。」

氣疾為痿躄者,其陰多先消縮,及其將愈,則其陰先暢動。

求真按:「所謂神經性疾患,發於下肢運動麻痹或陰痿者,上半身充血之結果,致下半身貧血也。故當撰用本方,或瀉心湯、黃連解毒湯,以平衡其血流,則原因病之神經證及續發病之下肢麻痹、陰痿等,皆治愈矣。」

一男子病下疳瘡,服水銀而愈。後三年,骨節無故疼痛,肢體有時腫滿,而喜怒無常,百業俱廢。請余診之,心下硬塞,脈弦而止澀,蓋因驅毒過急,餘毒未盡,致閉其表,使神氣鬱冒而得。乃作再造散數十劑,使兼服大黃黃連瀉心湯,徐徐而得瘳。

求真按:「以伯州散代再造散可也。」

五十以上,病偏枯之人,四肢不如意,語言蹇澀,常流涎沫,其腹候堅實,大便秘者,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亦可用參連湯。不可與參連湯者,為難治。凡病此證,能機轉如木偶人者,即以為已愈,斷然不能痊愈也。

求真按:「半身不遂,以上二方證(瀉心湯證,反不如黃連解毒湯證為多)為多者。雖如永富氏說,但此二方非其特效藥,則以二方無效之故,即斷為不治者,何太早耶!」

《方輿輗》甘連大黃湯條曰:「小兒生下,急與此湯,可使吐下穢物。舊法雖用朱砂蜜,非也,先哲已辨之矣。又雖有甘草法、黃連法,皆勢單力薄,不足用。今合甘、連二法,再加大黃而成一方,其效如鼎足,不可缺一。不知此方成於誰手,今滿天下為初生兒必要之通劑矣。」

求真按:「初生兒有此方證者可用之,不然者則不可用也。」

《用方經權》本方條曰:「氣火上逆,衝於心胸,噁心嘔吐(求真按:「與水毒上逆之半夏、生薑噁心嘔吐異,此由於熱氣衝逆也」),肩背疼痛(此肩背疼痛與葛根湯證之肩背強急異,與柴胡之頸項強同部位,或強急,或疼痛也),頭旋目眩(是腦充血之結果也),舌焦口乾者(是熱氣在體內,即有充血或炎證之徵也),或諸氣憤厥,百思輻輳,胸滿氣塞(求真按:「是即心下痞也」),神情不安,通宵不寐,默默面壁,獨語如見鬼狀,惴惴而羞明鬱陶,避人有潔癖氣習,或狂傲妄言,自智自尊,無因憂悲,如遇大敵,發狂叫號,欲伏刃而投井者,或鼻衄、咯血、下血經年不愈者,或卒倒口噤﹝difficult_to_open_the_mouth﹞,人事不省,湯水不下,半身不遂,手足拘攣,氣上衝胸,痰涎壅盛,眼戴口喎,面如塗朱,脈弦而數,甚者直視不咽,針灸不覺者(求真按:「以上諸證主因於各部之充血或炎證也」)。東洋先生以此方療上列諸證而不惑於他藥。其如氣疾、狂癇、偏枯等使服此方一月、二月或二三年,以持重為要。先生謂此方能妙應如神也。」

求真按:「如上諸證多用本方者,雖如此說,但單用之處比較的少有,而當併用他方之時反多也。」

《麻疹一哈》曰:「一人年二十許,疹收後衄血不已,四五日,心下痞悶,身熱不退,因與大黃黃連瀉心湯,瀉下數行,而衄止。後兩目微疼,至黃昏時不能見物,如雀目然。仍守前劑,至十四五日,諸證全退。」

求真按:「外證雖轉變,而腹證不變,仍守一方為法則。此衄血、目疾之所以俱治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方加甘草,名甘連大黃湯。若與初生之小兒,可吐下胸腹之污穢。如其血色黯濁者,更加紅花。酷毒壅閉,不得吐下者,可與紫圓。驚風,直視,上竄,口噤﹝difficult_to_open_the_mouth﹞,搐搦,虛里跳動者,及疳疾胸滿,心下痞,不食或吐食,或好生米、炭土等,痞癖作痛者。又治鵝口﹝Truth﹞,白爛,重舌,木舌,弄舌等,並加梔子、蘗皮。」

求真按:「本方加梔子、蘗皮者,即本方與梔子蘗皮湯合方之意。」

疳眼生雲翳,或赤脈縱橫,或白眼見青色,羞明怕日者,癇家鬱鬱,而多顧忌,每夜不睡,膻中跳動,心下痞,急迫者,以上皆宜甘連大黃湯。

《愛育茶談》曰:「人之一身,以上下分陰陽,上體為陽,下體為陰。乃降上陽,升下陰時,其象適成地天泰,故安靖也。」

求真按:「上半身易充血,下半身易貧血。若平衡之,則安靖也。」

上衝之起因有三:

其一,江戶比他國常多風雷,陽氣盛也。故雖大人尚多由逆上而起之病,況小兒為活潑萌生之機過盛者,故發病於頭腦者不少。

其二,江戶母子之飲食俱過厚美。因是血液黏稠,營養過度,知覺過於機敏,血液之流利劇盛,然運動之機會不足,故自然血氣循環於手足肢末之力亦不足,是以進逼於上部頭腦乎?

其三,江戶之人,苦樂喜怒之感動頗甚。比於田舍,則安逸事少,故知覺機能妄動,氣血易上逆於頭上。因是雖小兒亦不安靜,腦內之活機過盛也,觀乎幼兒之伶俐可知矣。尤於幼兒,血液易進逼於頭上,故於頭腦多血稽留。因是誘起急驚風,或腦管之張力減為鬱滯,而意識為之衰弱,發為腦水病。且因頭部之鬱滯,及於遠隔之臟器,若傳感於胃腸,則妨礙飲食之消化,而便青吐乳,甚則發為搐搦,或影響其營養,而妨礙生長。

求真按:「以上桑田氏說與前記永富氏論略同一轍,而更具體者也。兩氏對於是等諸證,未示其治,大概多以大黃黃連瀉心湯、甘連大黃湯、瀉心湯、黃連解毒湯等為主治。學者須熟讀玩味之,其用途自可得矣。」

參連湯方:

人參、黃連各2~4克。

上細銼,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頓服。

本方雖為朱丹溪之創方,其實不過是仲景之大黃黃連瀉心湯方以人參代大黃也,故主治亦相類似。其所異處,彼為實證故可下,此為虛證有不可下也。是以於腹證上,彼有心下痞,按之濡,而腹底有抵抗,此則心下痞鞕,腹內虛軟,而無抵抗之差耳。

先輩之論說治驗

《東門隨筆》曰:「余十七八歲時,患痰血,一歲四五發。每發時吐血半茶碗,冷汗出而無脈,痰血於咽喉如哮喘之牽鋸。初用生地黃、藕汁、童便等,未服參連湯,後每用人參而得效。此外因積氣而至於直視之病人,若單用人參,亦難療之。」

求真按:「本方之止血作用,非人參一味之力,因黃連協力之功也。」

《漫游雜記》曰:「有一婦人,產後八九十日,飲水不甘,肌膚瘦削無肉,胸腹痞滿,時時雷鳴,大便滑泄,其脈沉微,平日晝間無故悲愁。經醫數人不愈,請治於余。乃與參連湯,兼抵當丸。每日灸脊際二穴,自項門至腰眼。約三十餘日而復舊。」

一童十二歲,兩足痿如無骨,語言蹇澀,目脈赤,無故悲愁。經數醫無效,請余診之。其脈滑數,腹位逼於胸脅,臍下如空。審問其平生,氣稟猛烈,過於群兒。其怒罵之時,眼光炯炯,血氣如湧。蓋為氣疾之一種,與偏枯相類,唯有老嫩之異耳。與參連湯兼用熊膽二分,十四日,病稍輕。續與參連湯,六十餘日,痊愈。

求真按:「氣疾(神經病)與偏枯(半身不遂)同視,非也,不可信之。」

《叢桂亭醫事小言》曰:「參連湯治諸氣疾衝心,直視煩悶,或吐血不止者。」

《方輿輗》曰:「參連湯,嘔吐全不食者,謂之噤口,用此方濃煎,終日細細呷之。如吐,則再服,但一呷下咽,便開。」

噤口者,謂絕食也,此為裡熱至劇之證,真難治之病也。故不已者,則濃煎參連,細細呷之。如吐,再服。但一呷下咽,則十中可望一生。古醫者流,雖不無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三黃湯之類,但難立效。噤口痢脈促者,不日即手足厥冷而死也。此證溫補清涼,俱無效。

求真按:「雖噤口痢,亦當隨證治之,故不必拘泥於此說。」

急驚,直視煩悶者,先與此湯,後用對證之方(求真按:「此說亦不可拘」)。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元之丹溪治噤口痢。雖見於入門,但今運用之,用於諸氣疾及直視煩悶,即有效。又用於吐血、心下痞鞕者,奏奇效。此為卒病之要藥,藥籠中亦不可一日無之。不用此時,則用熊參湯。所以熊膽一物,人家不可不預蓄之,見《沈括筆談》。」

求真按:「此說是也,可信。」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