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棗湯之注釋: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傷寒論》)

【註】

和久田氏曰:「心下痞鞕而滿,引脅下痛,若以指頭稍觸心下及脅下之邊,即驚恐而痛,或咳則引連脅腹,或動身舉手則胸乳痛,即呼吸時亦無不如是,因水飲留於胸間心下而不下之所致也,故名懸飲。懸者,鉤掛也。例曰:『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是也。』此方主治支飲,或咳家,由胸間脅下心下之水飲引痛者。《論》曰:『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太陽中風,因表邪而水氣走於裡,而致下利嘔逆者,凡表邪未解者,不可治下利嘔逆,當治其表。表邪散,而下利嘔逆自止矣(求真按:「此葛根加半夏湯之所主治也」)。若表邪解,仍有下利嘔逆者,若係水飲,則可攻去其水矣。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此人病太陽中風,兼裡證也,漐漐汗出者,汗至微貌也,可知其謂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也。而其汗為發作有時,而非常出。若為表證,則非發作有時,當時常汗出也。頭痛亦非表證,水氣上逆而痛也。自心下痞鞕滿,引連脅下痛時,非熱結之心下痞鞕,是示水飲在心下之所致。此心下痞鞕滿而乾嘔者,當不因於表邪,短氣亦非裡實之候,水留心氣之所致(求真按:「是水留於心之意」)。謂汗出不惡寒‧是表證已解明矣。此汗出,非謂漐漐汗出,謂表證解時,雖一旦汗出,而惡寒已止矣。此謂為水氣在裡,其表證雖解,而裡未解也。十棗湯非解裡熱之劑,是下水氣在裡,使和諧表裡之方也。總之以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為此證之眼目,攻之而水瀉,則餘證可隨而解矣。謂表解者,雖頭痛、乾嘔,亦非表證,皆裡水之所致也。

→【漐﹝執水﹞:音,折。小雨不輟也。形容微汗,皮膚潮潤。】

按此說深得本條之義。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解在前條。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為有水者,為有水懸之略也。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十棗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支飲者,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者是也。支飲家者,有此宿疾的病者也。此病者若咳煩兼胸中痛時,不急死。猶能生存一百日,或一年,然放置之,則遂至於死。故當用本方驅逐水毒也。

歸納以上之仲景所論,則用本方者,當以心下痞鞕滿之腹證與弦或沉弦之脈應為主目的,而以咳嗽頻發或牽引痛為副目的者也。故不問咳嗽的原因,為支氣管,或胸膜,或心臟,或肋間之神經痛與四肢等,皆可用之也。而如本方之治咳嗽及牽引痛者,固由諸藥協力之作用,但其主藥以大棗為君故也。

十棗湯方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水一合,先煮大棗12克,取五勺。去滓。納上藥末2克,攪和,頓服之。

先輩之論說:治驗

《外臺秘要》曰:「深師朱雀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久病癖飲,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時若頭痛,眼睛攣,身體手足十指甲盡黃者。又治脅下支滿若飲,即引脅下痛者。」

汪氏曰:「陳無擇之《三因方》以十棗湯藥料為末,用棗肉和為丸,治水氣四肢浮腫,上氣喘息,大小便不通者,蓋善變通者也。」

《嘉定縣志》曰:「唐杲,字德明,善醫。治大倉武指揮之妻,起立如常,臥則氣絕欲死。杲曰:『是懸飲也,在喉間,坐則遂,故無害,臥則壅塞諸竅,不得出入而欲死也。』投以十棗湯而平。」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病在胸腹掣痛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胸背掣痛,不得息者。」

《成績錄》曰:「一婦人,心胸下硬滿,痛不可忍,乾嘔,短氣,輾轉反側,手足微冷,其背強急,如入板狀。先生與十棗湯,一服而痛頓止。下利五、六行,諸證悉愈。」

《生生堂治驗》曰:「一婦人,年三十餘,每咳嗽,輒小便涓滴,而污下裳者數回。醫或以為下部虛,或以為畜血,經過各種治法百數日。先生切按之,其腹微滿,心下急,按之則痛牽兩乳,以及於咽,而咳至不禁。與十棗湯,每夜五分,五六日瘥。」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支飲咳嗽,胸脅刺痛,及肩背手腳走痛者。痛風,及支飲走注,手足微腫者,與甘草附子湯,兼用此方,則有掎捔之功。為丸用,亦佳。」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主懸飲內痛。懸飲云者,外邪內陷,胃中之水,引舉入胸,而成水飲在胸也。又雖有外表方張之情形,而汗出兼有頭痛發熱等證者,但以裡水為主,而以表為客也。故以胸下痛,乾嘔短氣,或咳煩,水氣浮腫,上氣喘急,大小便不利為目的,而可與此方。又引缺盆為目的而用之。其脈沉而弦,或緊也。又此方烈處,而用者亦不覺之。因咳家之水飲,若舍置之,則變為勞瘵。雖無引痛,而見水飲之候者,亦可直用此方。前田長庵之經驗,一人手腫,其餘無恙,元氣飲食如故者,用此方,而水得瀉,則速愈,可謂妙手矣。」

《橘窗書影》曰:「一人時時肩背急痛,脅下如刺,呼吸迫逼,不得動搖。醫皆以為痰飲,治之而不愈。余以為懸飲之所屬,與十棗湯得大效。其人平日嗜酒食肉,不能攝養。五六年後,此證大發,卒斃。」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