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之注釋: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傷寒論》)

【註】

本方即係小柴胡湯加龍骨、牡蠣、鉛丹、桂枝、茯苓、大黃也。如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小柴胡湯證胸腹有動、煩躁驚狂、大便難、小便不利者,是治小柴胡湯證加心下部膨滿(桂枝、茯苓、大黃主治之),胸腹動(龍骨、牡蠣、茯苓主治之),煩躁驚狂(龍骨、牡蠣、鉛丹、茯苓、桂枝主治之),大便難(大黃主治之),小便不利(桂枝、茯苓、大黃主治之)等證。其譫語者,濕熱上攻頭腦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裡水外行也。」

吉益南涯、和田東郭二氏以本方是大柴胡湯加龍骨、牡蠣,是否如此,尚難確定。茲列之於下,以供參考。

《傷寒論正義》曰:「胸滿煩驚(煩驚者,如狂狀,因傷寒外襲,故致胸滿煩驚),小便不利(因水氣熱結,而致小便不利),譫語(是有內熱之候),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傷寒不解,致外襲胸滿,不得外出,故身重不能轉側也),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方者,大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也)。」

《蕉窗方意解》本方條曰:「是亦於大柴胡湯方中加龍骨四兩、牡蠣五兩者也。即大柴胡湯證,自胃口至胸中多蓄飲,而欲鎮其飲之激動藥也。故本論亦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自胃中蓄飲至胸中,而胃中蓄有燥屎實熱之證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7克,半夏5.5克,大棗、生薑、人參、龍骨、鉛丹、桂枝、茯苓、牡蠣各2.8克,大黃3.5克。

煎法用法同前。

尾臺氏曰:「此方似脫甘草、黃芩。宋版有黃芩一兩半。」此說如是。

先輩之論說:治驗

《傷寒類方》曰:「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能下肝膽之驚痰,而以之治癲癇,則必有效。」

《經驗集錄》本方主治曰:「治小兒連日壯熱,實滯不去,寒熱往來而驚悸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本方證(求真按:『本方者,即小柴胡也』),胸腹有動者,失精者(俱是應鐘),胸滿煩驚者(解毒散,或紫圓),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方輿輗》本方條曰:「此方以胸滿煩驚為主證,其餘皆客證也。徐氏《傷寒類方》等,以各藥配各證,似屬詳審而實非也。學士唯於『胸滿煩驚』四字上用工夫,宜變通。當時流行於世間之癇氣疾重者,即煩驚也。稱柴胡腹者,概即胸滿證也,此方誠最上之良法矣。善動悸者,加鐵砂則更佳。於是當世之醫以鐵砂為治動悸之藥,一概用之。《素問》以發狂而善怒,用生鐵落,又有下氣疾之效。《本綱》云:『鎮心,安五臟,治癇疾。』鐵之功,專在於是,吾輩切記之。生鐵落者,為爐冶間鐵上落下之屑。凡藥中所用之鐵精、鐵華、粉鐵、鐵鏽之類,皆同類也。」

《餐英館治療雜話》本方條曰:「此方用於癇證及癲狂屢得效,如前所記。今世病氣鬱與肝鬱者十有七八,肝鬱者,為癇證之漸,婦人尤多肝鬱與癇證。若能知此,當今之雜病,不難治療矣。《傷寒論》用於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者。此數證中,以胸滿為主證,煩驚及小便不利為客證也,是因胸滿,則胸中自煩,煩則心神不安,觸事而驚也。氣上行於胸膈而結,故鬱而不行,因此小便不利,故用此方之標準,為胸滿也。若由大小便秘而煩驚者,則正面之證矣。又癇證之證候不一,因病或夜寐時,目見種種形色者,或水氣由臍下上攻,呼吸短促,發如腳氣之狀,手足拘急,甚者如痙病之反張,夜若偶眠,則見種種之夢。雖所見之證候不同,若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者,則必當用此方。癇狂證,加鐵粉,有別效。癲狂並挾癇痰者,加青礞石鎮墜胸膈之痰,甚有效。又一種癇證,別於臍下而悸動,上攻心胸,發則呼吸短促,手足拘急,日七八次,或十餘次,當用苓桂朮甘湯或苓桂甘棗湯之類。其中由少腹至心下,水氣上衝,臍下善動悸者,苓桂甘棗湯為佳。病人似有容體自下上迄於胸中,每發則眩暈,宜苓桂朮甘湯,此證有用奔豚湯,有用五苓散者。《金匱》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者,此水也。腎水侮心火而上行者,宜選用此四方中之一。《金匱》曰:『外證小便不利,宜以渴為目的。』然而不見癲證,因有肝鬱證,而次第增劇,心腹膨脹,或痞塞至於胸中,大小便不利,肩背氣塞等之病人,男人雖少,婦人為多,世醫用順氣和中,沉香降氣之類,亦不動,此證非氣鬱,肝鬱也,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甚有效,只宜以胸滿為標準。又有一訣,灸後發煩熱證,用小柴胡加山梔子、牡丹、黃連、艾葉之類,煩熱不退者,此火邪入心經,迫亂神明,見煩驚等證者,柴胡加龍牡之效速也。此亦以胸滿為標準,有起死之效焉。」

求真按:「此說頗佳。但本方非特以胸滿為目的,是胸脅苦滿,兼胸滿為目的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狂證,胸腹動甚,驚懼避人,兀坐獨語,晝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殺,不安於床者。治癇證,時時寒熱交作,鬱鬱而悲愁,多夢少寐,或惡於接人,或屏居暗室,殆如勞瘵者。狂癇二證,亦當以胸脅苦滿、上逆、胸腹動悸等為目的。癲癇居常胸滿上逆,胸腹有動,及每月二三發者,常服此方不懈,則無屢發之患。」

求真按:「諸家論本方治癲癇有效,余未知其然否,但稻葉克禮以大柴胡湯兼用桃核承氣湯治此證。余亦以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之合方,兼用黃解丸,治同證。由此觀之,則本方必非癲癇之專藥明矣。諸家之論,不可輕信。」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為鎮墜肝膽鬱熱之主藥,故不僅傷寒之胸滿煩驚已也。凡小兒驚癇、大人癲癇,均宜用之。又有一種中風,稱熱癱者,應用此方佳。…又加鐵砂,以治婦人之發狂。此方雖於傷寒,亦不相左,至於雜病,與柴胡薑桂湯雖同為主治動悸之方,但薑桂取虛候,此方宜取實候而施之。」

求真按:「如上說,柴胡薑桂湯與本方均為主治胸腹動悸及腦證。所異者,彼係虛證,此有實證也。即彼之腹證為胸脅滿,微結,腹部軟弱而悸動者,此則胸脅苦滿,及胸滿,腹部比較的充實而悸動者也。二方宜鑒別之。」

《生生堂治驗》曰:「一婦人幼患癲癇,長而益劇,立輒暈倒,少時乃蘇,日一二發。如是者三十餘年,醫治無效。其主人偶聞先生之異術,乃來請治。往診之,脈緊數,心下硬滿,乳下悸動。謂先生曰:『心神惘惘,飲食亦不安,數十年來如一日也。』視其顏色,愁容可憐。先生慰之曰:『可治。』病婦實不信之,乃使服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精神頗旺。使調服瓜蒂散五分,吐黏痰數升,臭氣衝鼻,毒減過半。於是僅五六日發一次,周年痊愈。其間行吐劑約十六次,彼病未愈時,性忌雷聲,聞即發病。用瓜蒂散後,雖迅雷震動,彼仍不畏。」

一老婦有奇疾,每見人,面有疣贅,屢經醫治,無寸效。先生診之,脈弦急,心下滿。使服三聖散八分而吐之,後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由是不復發,時年七十許矣。

一婦年五十餘,恚怒時,則少腹有物,上衝心而絕倒,牙關緊急,半時許,自蘇。月或一二發。先生診之,胸腹動悸,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數旬而愈。

一婦人年五十,右半身不仁,常懶於飲食,月事不定,每行必倍於常人。先生以三聖散一錢,約吐冷黏痰二三升,由是飲食大進。切其腹,胸滿,自心下至少腹,動悸如奔馬,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數月痊愈。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