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陰病本證:﹝Major_syndrome_of_jueyin_disease﹞

 厥陰病寒熱錯雜證:﹝Jueyin_disease_associated_with_cold-syndrome_and_heat-syndrome﹞

【學習要求】

掌握烏梅丸證,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熟悉麻黃升麻湯證。

 厥陰病寒熱錯雜證-烏梅丸證:

﹝Syndrome_suitable_for_Mume_Pill﹞

【原文】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①,非蚘厥②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③,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出汗④﹞、桂枝﹝六兩,去皮﹞、人參﹝六兩﹞、黃蘖﹝六兩﹞

 上十味,異擣篩⑤,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擣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⑥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詞語解釋】

 ①、臟厥:指腎臟真陽極虛而致四肢厥冷。

 ②、蛔厥:因蛔蟲內擾,疼痛劇烈,氣機逆亂而致四肢逆冷。

 ③、臟寒:此指脾臟虛寒,實為腸中虛寒。

 ④、出汗:指用微火炒蜀椒至油質滲出。

 ⑤、異搗篩:即藥物分別搗碎,篩出細末。

 ⑥、先食:即先於食,指進食之前。

【原文析義】

從「傷寒,脈微而厥」至「非蛔厥」也,論述了臟厥的脈證,並提出應與蛔厥相鑒別。

 傷寒脈微而手足逆冷,為腎陽虛衰,陰寒內盛之象。

 遷延日久,則陽愈虛而寒益甚,不僅病患四肢厥逆,且周身肌膚皆冷,加之病人躁擾無片刻安寧之時,乃真陽將絕,臟氣衰敗的表現,其病兇險,預後﹝Prognosis﹞不良。

 此證與蛔厥的病機及臨床表現均有較大差異,故云「非蛔厥也」。

從「蛔厥者」至「烏梅丸主之」,論述了蛔厥的證候及其治療。

 蛔厥證因蛔蟲內擾所致,有時作時止的特點,且常有吐出蛔蟲的病史,故曰「今病者靜,而複時煩」,「其人當吐蛔」。

 因病人脾虛腸寒,使蛔蟲不安其位,內擾上竄,產生劇烈疼痛,而使病人煩躁不甯。

 若蛔蟲內伏不擾,則疼痛、煩躁消失,故稱「須臾複止」。

 若病人進食,則可引起蛔蟲擾動,不僅疼痛又生而煩躁,且可致胃失和降而發生嘔吐,蛔蟲有可能隨之吐出。

 蛔厥證的治療,當用清上溫下,安蛔止痛的烏梅丸。

烏梅丸不僅能安蛔止痛,且能清上溫下,攻補兼施,故也適用於日久不癒,寒熱錯雜,虛實互見的下利。

本條雖論蛔厥,但其方治頗合326條病證,若能相互聯繫,彼此補充,必能提高診病水準。

烏梅丸重用烏梅,並用醋漬,更增其酸性,為安蛔止痛之主藥。

 用苦寒之黃連、黃柏,以清上熱;用辛熱之細辛、乾薑、附子、蜀椒﹞、桂枝,取其氣辛以伏蛔,溫以祛下寒;用人參、當歸益氣養血;米飯、蜂蜜和胃緩急。

 正合前人「蛔得甘則動,得酸則靜,得苦則下,得辛則服」之旨。

 烏梅丸酸苦辛甘並投,寒溫攻補兼用,為清上溫下、安蛔止痛之要方,亦可治寒熱錯雜、虛實互見之「久利」,實為厥陰病寒熱錯雜證之主方。

【煎服法】:①本方原為丸劑,其制做方法見方後。②現代多用湯劑,使制做簡單,又可靈活加減。③禁忌應遵仲師原旨施行。

【辨證提要】

【辨證要點】:

 蛔厥證的主證應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有吐蛔病史;

 二是證以腹部、胃脘疼痛為主,且時作時止;

 三是手足厥冷常在痛劇時產生,痛減或痛止時消失;四是進食後隨即發生疼痛與嘔吐。

【病機﹝pathogenesis﹞】:上熱下寒,蛔蟲內擾。

治法清上溫下,安蛔止痛。方用烏梅丸。

【湯證辨析】:

 本證與陽衰陰盛之寒厥,皆可見手足厥冷、腹痛﹝celialgia﹞、嘔吐等症,

 二者的區別要點是,本證厥冷多見於劇痛之後,痛減或痛止時消失,腹部疼痛拒按,且時作時止,進食後隨即發生疼痛與嘔吐;

 寒厥手足逆冷,持續不減,腹痛﹝celialgia﹞喜暖喜按,嘔吐常與惡寒踡臥,脈微細弱等相伴見。

【醫案選釋】

案1:膽道蛔蟲

患者郭××,女,26歲。住院號54624。因停經7個月,右上腹陣發性絞痛3天,伴嘔吐蛔蟲﹝2條﹞於1963年8月25日入院。既往有蛔蟲史。診斷:①膽道蛔蟲病;②妊娠7個月。入院後經青黴素、鏈黴素﹝Streptomycin﹞控制感染,溴本辛、度冷丁、冬眠靈、氫溴酸東莨菪堿等治療,疼痛不止,又嘔吐蛔蟲﹝2條﹞於8月27日乃邀中醫藥治療。中醫辨證:身孕七月,神志清晰,形容憔悴,痛楚呻吟,右脅疼痛,如割如鑽,連肩徹背,輾轉反側。夜寐受阻,頭汗肢冷,心煩微熱,口吐苦水,夾帶蛔蟲,口渴喜飲,小溲短少,大便秘結﹝obstipation﹞。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根帶微黃,六脈滑數。證屬①蛔厥;②妊娠。治宜安蛔為先,擬烏梅丸主之。【處方】:烏梅﹝五錢﹞、川連﹝一錢﹞、黃柏﹝二錢﹞、細辛七分﹞、川椒﹝一錢﹞、桂枝﹝一錢半﹞、乾薑﹝一錢﹞、黨參﹝三錢﹞、當歸﹝二錢﹞。首服痛減十之七八,未再注射止痛劑,二劑諸恙悉除,於8月29日痊癒出院。﹝陳良盛.烏梅丸湯治療妊娠併發膽道蛔蟲八例報告.福建中醫藥,1964;﹝5﹞:23﹞

案2:鶩溏

女患俞某,40歲,是駐軍家屬,新華書店營業員。該患主訴,從8歲開始腹瀉,每天四五次,學生時末引起注意,婚後隨軍轉移南北,後來病情加重,每天七八次,經治時好時壞,總是不能徹底痊癒。其病特點是,吃肉類食物則先痛後泄,吃餃子則痛甚,吃蘋果兩小時後必腹瀉,有時大便失禁,不能自控,來不及上圊,竟在室內就地泄之,腳底一涼馬上腹痛﹝celialgia﹞腸鳴,手腳接觸涼水也有反應。有病以來,經過很多醫院確診為慢性腸炎、結腸炎﹝carcinoma_of_colon﹞、亞急性腹瀉,現在已經32年。現症經常腹部不適,隱隱作痛,時時而泄,糞水相雜,色澤青黑有如鴨溏,每天七八次,致以體倦無力,四肢不溫,自覺微惡風寒,小溲清,面色﹝白光﹞、白,有時虛熱自汗,脈象沉細而數,所見乃脾腎虛寒鶩溏之證,遂治以烏梅丸方,人參﹝六錢﹞、烏梅﹝兩半﹞、川椒﹝三錢﹞、西歸﹝三錢﹞、桂枝﹝錢半﹞、細辛﹝五分﹞、黃連﹝錢半﹞、黃柏﹝錢半﹞、附子﹝三錢﹞、乾薑﹝錢半﹞、升麻﹝錢半﹞、龍骨﹝一兩﹞。4付水煎溫服。藥後症狀好轉,腹瀉次數少,腹痛﹝celialgia﹞減輕,惡寒消失,飲食激增。第二次復診,形脈向善,法效前方,去龍骨加吳萸又4付,遂之病情好轉而癒。後以烏梅丸、金匱腎氣丸作為善後調理,以求全濟,追蹤三年沒有復發。﹝趙羽.仲景烏梅丸方辨證治療32年騖溏.中醫藥學報,1986;﹝1﹞:38﹞

【辨治思路】:

案1:

 因右上腹陣發性絞痛伴嘔吐蛔蟲而入院,符合蛔厥證有吐蛔蟲病史,及疼痛時作時止的特點,疼痛較甚,伴肢冷、嘔吐等,皆為蛔厥之臨床表現,故用烏梅丸原方治之而癒。

案2:

 患腹瀉30餘年,當屬「久利」,四肢不溫,微惡風寒,腳底一涼馬上腹痛﹝celialgia﹞腸鳴,手腳接觸涼水也有反應,小溲清等,為脾腎陽虛,陰寒內生之徵,然脈象沉細而數,又為內熱之象;下利日久,日七八次,症見體倦無力,面色晄白,為氣血已傷,此屬寒熱錯雜之證,故用烏梅丸主治,因其下利日久,脾虛氣陷,腎氣不固,所以加用升麻升提脾氣,加龍骨斂腸固脫。

【現代研究﹝Modern_Research﹞】

現代臨床本方主要用於治療膽道蛔蟲、蛔蟲性腸梗阻。

 其次為消化系統急慢性疾病,如急性菌利、慢性痢疾、慢性腸炎及結腸炎﹝carcinoma_of_colon﹞等。

 其他如婦科﹝Department_of_gynecology﹞的痛經、閉經、帶下、不孕,精神疾病的癲癇、癔病等。

 臨床使用的依據主要根據病情表現為寒熱錯雜、氣血紊亂、陰陽不相順接,病變部位與肝經循行部位有關,如巔頂、胸脅、少腹、陰器等。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