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陰病預後-陽回可治證:

﹝Favourable_syndrome_with_yang_tending_to_restore﹞

【原文】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①,手足自溫者,可治。﹝288﹞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289﹞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燒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②七壯③。﹝292﹞

【詞語解釋】

 ①、踡臥:指身體四肢踡曲而臥。

 ②、灸少陰:灸少陰經的穴位。

 ③、七壯:一炷為一壯。七壯,即灸七個艾炷。

【原文析義】

288條主要說明少陰病陽複利止手足溫者可治。

 少陰病下利,為腎陽虛衰,脾土失于溫煦所致。

 惡寒,乃陰寒內盛,陽虛失溫而成。因惡寒較甚,故踡臥。

 今利自止,有兩種可能:

 一為陽亡陰竭,無物可下而利止,利雖止,但四肢始終厥冷,病情毫無改善,為病情危重,如通脈四逆湯證之「利止脈不出」,即屬此例。

 一為陽氣恢復,陰寒漸去之利止,則必見手足轉暖等陽複之象。

 正如《素問‧通評虛實論》云:「從則生,逆則死。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本條利止而手足溫,系陽複陰退佳兆,雖仍惡寒踡臥,但預後﹝Prognosis﹞較好,故云「可治」。

 「可治」並非不藥而癒,惡寒踡臥仍在,應繼續採用扶陽抑陰之法予以治療,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等方,可酌情選用。

289條為少陰病陽氣來複,症見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陰病陽衰陰盛,陽氣失于溫煦,故見惡寒而踡,喜近衣被,多靜而不煩。

 今時時自煩,欲去衣被,是陽氣來複,陰寒漸退之徵,故云「可治」。

 本條時自煩,欲去衣被,是由惡寒踡臥轉為煩熱,因煩熱而去衣被,其手足轉溫等自不待言。

 唯其如此,方為陽複佳兆。

 若時自煩,欲去衣被而手足厥逆,脈微欲絕,恐為虛陽外越而躁動不安,則非陽複,猶慮陽脫。

292條是陽複可治證及吐利後脈不至的治法。

 少陰病嘔吐下利,是陰寒內盛、脾腎陽衰之徵,一般應有手足逆冷等症狀,今未見手足逆冷,說明陽虛不甚,尚能溫煦四末。

 少陰虛寒吐利當無發燒,若發燒,多因陰寒極盛,逼迫虛陽浮越所致,應伴見手足逆冷等,今發燒而手足不逆冷,知非亡陽重證而是陽氣來複,陰寒消退,故稱「不死」。

 少陰病陽衰陰盛者,其脈當微,今脈不至,應慎重對待。

 若脈不至伴見肢厥、惡寒、身踡等,為陽氣大衰,陰陽有離絕之虞。

 此條脈不至,伴手足不逆冷而反發燒,乃因吐利致升降失常,氣血逆亂,陽氣一時不續所致,可用灸法以溫通陽氣,陽氣通而脈自複。

 至於灸何穴位,論中只提出「灸少陰七壯」,常器之、章虛穀主張灸太溪穴,柯韻伯主張灸複溜、湧泉穴,現臨床多用關元、氣海穴。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