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天元紀大論》

林億曰:詳《素問》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晉人也,序《甲乙經》云:亦有亡失。《隋書·經籍志》載梁《七錄》亦云止存八卷。

 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無第七。王冰,唐寶應中人,上至晉·皇甫諡甘露中,已六百餘年,而冰自謂得舊藏之卷,今竊疑之。

 仍觀《天元紀大論》、《五運行論》、《六微旨論》、《氣交變論》、《五常政論》、《六元正紀論》、至真要論七篇,居今《素問》四卷,篇卷浩大,不與《素問》前後篇卷等,又且所載之事,與《素問》餘篇略不相通,竊疑此七篇乃《陰陽大論》之文。

 王氏取以補所亡之卷,猶《周官》無冬官,以考工記補之之類也。

 又按,漢·張仲景《傷寒論·序》云: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經》、《陰陽大論》,是《素問》與《陰陽大論》兩書甚明,乃王氏并《陰陽大論》于《素問》中也。

 要之,《陰陽大論》亦古醫經,終非《素問》第七矣。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舊本作喜怒思憂恐。

 按,思與憂,皆脾之志也,與五氣未合。《新校正》謂四臟皆受成于脾,亦屬曲為之解,不若即據《陰陽應象大論》作喜、怒、悲、憂、恐為得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題目

  

【D】

《素問.宣明五氣論》五味所入,辛入: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中醫﹞

【E】

《素問.宣明五氣論》五味所入,鹹入: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中醫﹞

【E】

《素問.宣明五氣論》五味所禁,血病無多食:

  A、辛;  B、甘;  C、酸;  D、苦;  E、鹹。﹝中醫﹞

【A】

《素問.宣明五氣論》五味所禁,氣病無多食:

  A、辛;  B、甘;  C、酸;  D、苦;  E、鹹。﹝中醫﹞

【C】

《素問.宣明五氣論》五勞所傷,久坐:

  A、傷氣;  B、傷血;  C、傷肉;  D、傷骨;  E、傷筋。﹝中醫﹞

【A】

《素問.宣明五氣論》五勞所傷,久臥:

  A、傷氣;  B、傷血;  C、傷肉;  D、傷骨;  E、傷筋。﹝中醫﹞

【B】

《素問.宣明五氣論》五勞所傷,久視:

  A、傷氣;  B、傷血;  C、傷肉;  D、傷骨;  E、傷筋。﹝中醫﹞

【A】

《素問.宣明五氣論》提出久臥所傷的是:

  A、傷氣;  B、傷血;  C、傷肉;  D、傷筋;  E、傷骨。﹝中醫﹞

【A】

《素問·宣明五氣篇》提出:久臥傷:

  A:氣;  B:血;  C:肉;  D:精;  E:筋。﹝中基,病因﹞

【D】

「風能鼓蕩五氣而傷人」是指風具有:

  A、性開泄;  B、善行數變;  C、性主動;  D、百病之長;  E、易襲陽位。

【D】

下列何氣能兼其五氣:

  A:暑;  B:濕;  C:寒;  D:風;  E:熱。﹝中基,病因﹞

【D】

下列除何項外,均屬五行之土:

  A、五臟之脾;  B、五官之口;  C、五氣之濕;  D、五化之收。

 

五行歸類中與肺同類的五化、五氣是【收,燥】。﹝中基,五行﹞

【D】

內生五氣中以虛為主要病機的是:

  A:內風;  B:內熱;  C:內火;  D:內寒;  E:心火。

 

在五行歸類中與心同類的五色、五氣是【赤,火】。﹝中基﹞

 

在五行歸類中與肝同類的五味、五氣是【酸,風】。﹝中基﹞

【E】

如下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痰、飲、水、濕同出一源,輸化失常,停積而成;  B、飲之為病,常停于體內局部;  C、痰、濕為病,無處不到,變化多端;  D、水為陰類,非陽不運,水之為病可氾濫體表、全身;  E、水為陰邪,但無定體,可隨五氣化相兼為病。

【A】

依據《素問.宣明五氣篇》理論,久臥易傷及的是:

  A、氣;  B、血;  C、肉;  D、精;  E、筋。

【C】

依據《素問.宣明五氣論》中「五味所入」的敘述,甘味入於下列何臟:

  A、肝;  B、心;  C、脾;  D、肺。﹝高考﹞

【A、C、D】

根據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屬金的有:

  A、五氣的燥;  B、五色的黑;  C、五味的辛;  D、五方的西。﹝中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